这部分市场带来的收益也是可观的。根据蚂蚁集团2020年披露的招股书,2020年上半年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收入为260.1亿元,占总收入比例35.9%。 目前,人们习惯用支付宝、微信支付进行购物结账,但随着定位于零售支付的数字人民币进入商用,无可避免地将改变部分人的支付习惯,购物用数字人民币进行结算。如果用户大规模转去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必然会蚕食部分市场,对应的收入也会减少。 比起对支付本身的影响,“支付宝们”面临的更大挑战在于“支付+服务”。 一些支付机构通过分析消费者支付数据,如支付金额、使用人、购买物品等,进行线上的精准营销和推送,提供贷款、征信、理财等业务。黄大智认为,具有可控匿名性的数字人民币推出之后,这些支付机构不一定能够获取到消费者支付的相关信息。 不过,依托于自身集团生态的支付平台,其主要作用并非盈利,而是服务于整个集团,把各个业务串联起来;相对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业务也主要是在B端,主要服务于零售支付的数字人民币对它们影响不大。 数字人民币的推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给“支付宝们”带来的影响也将是长期且渐进的。 流量、场景之争 随着数字人民币逐渐推广进入商用,未来市场上将呈现多种支付方式并存的局面。 不过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是数字人民币,还是其他支付工具,都需要从一个渠道进入使用,因此流量和场景,依旧是支付平台的必争之地。 在用户流量争夺上,上述业内人士认为要将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区分来看。 私域流量跟公司的场景和业务绑得更近,比如垂直的电商、旅游、医疗等平台,不会由于数字人民币的出现,而取消和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合作,所受影响不会太大。 公域流量更容易被其他竞争对手取代,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头部平台,就属于拥有大量的公域流量。它们更需要关注如何切入数字人民币,巩固在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曾经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通过红包大战,奠定了支付市场的格局。未来不排除数字人民币的推广,也会通过类似红包大战的逻辑,来培养消费者使用数字人民币的习惯,从而改变市场竞争格局。此外,通过场景端补贴消费者和商户,也是鼓励大家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的一种方式。 同时,支付平台更应该跳出支付视角,寻找更大的空间,在场景上做竞争和创新。 上述业内人士举例,未来双离线支付功能,可以主要帮助两种场景保证支付的畅通性和可靠性。其一是连接网络边缘区域,比如偏远山区等普惠服务相关的场景;其二是运用在网络信号不好,但是支付场景需求比较广的领域,类似高速行进的列车、飞机、无人智能网联汽车的消费场景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