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比特币全网算力呈现出下降趋势,本文撰写时比特币全网平均算力已跌至151.98 EH/s。5月30日,比特币网络在区块高度685440迎来难度调整,全网难度下调15.97% 至21.05 T,这意味着很可能有一批矿工已经“关机”。不出意外的话,10天后比特币挖矿难度还将下调13.45%至18.22 T。 ![]() 不仅如此,BTC价格在5月30日已经跌破至3.5万美元下方,本文撰写时为34,828.08美元,30天跌幅高达34.6%。此外,加密货币总市值也缩水至1.5万亿美元左右。要知道,就在不久前的5月8日,该指标数字首次突破2.5万亿美元并创下历史新高,这意味着在短短两周时间,加密货币市场就蒸发了1万亿美元,速度变化之快令人惊愕。 政策变化导致比特币做出迅速反应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比特币做出如此迅速的反应呢?这一切归因源于政策的变化。 本月,监管政策接二连三地出台:首先是5月18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出台了关于防范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公告。紧接着三天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召开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五十一次会议,会议要求坚决防控金融风险,坚持底线思维,加强金融风险全方位扫描预警,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着力降低信用风险,强化平台企业金融活动监管,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坚决防范个体风险向社会领域传递。相较于之前,此次由国务院副总理亲自部署的监管政策力度明显有了进一步强化。 到了5月29日,新华社又刊登了一篇题为《一个月能吃4500万度电!这么“挖矿”能挖出来个啥?》的文章,该文章披露了西部某省一家从事“数据业务”的企业,2020年全年纳税仅25万元,但月均耗电量却高达2500万度!今年前4个月,纳税仅9万元,但月均耗电量高达4500万度,折算能耗约为1.5万吨标煤。 不难看出,这次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五十一次会议精神的主要“打击”对象有两个,一个是比特币挖矿,另一个是比特币交易。事实上,一些立竿见影的指标数据已经反映出了这次监管政策的效果了。 其实,这并不是国内第一次对比特币进行限制了,早在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就明确指出禁止金融机构与加密货币合作,2017年的“94事件”更是成为数字货币历史的一个分水岭,迫使币安退出国内市场、火币和OKEx建立离岸实体。去年,火币和OKEx高管也都传出被监管约谈,成为最受市场关注的“黑天鹅”风险,OKEx甚至一度暂停了提款服务。 数字货币行业面临重新洗牌,谁能熬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