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Iron Finance是部分抵押品稳定币,用户可以抵押USDC和TITAN铸造IRON。IRON也可以反向被兑换成USDC和TITAN。当TITAN价格急剧波动的时候,就存在一个套利机会。 巨鲸开始疯狂套利,大量TITAN被铸造出来后抛向市场。 有多疯狂? 根据Iron Finance文档介绍,TITAN总量设计是10亿,其中70%(7亿)在3年内以各种形式发行(分配)给流动性农民和代币抵押用户。30%(3亿)给Iron Finance团队。截至发稿,TITAN发行量超过有27.8万亿。这么多数量足足比官方设计总量多出了近2万倍! 天量的代币抛售不断压低TITAN的价格,进而造成IRON价格与美元脱钩。同时,只要IRON价格无法重新上水(与美元价格1:1锚定),TITAN的价格就会无限下跌。Iron Finance陷入死亡循环。 ![]() 算法稳定币是伪命题? 尽管Iron Finance是采用部分抵押品的稳定币,但仍旧被归类为算法稳定币。纵观此前业界出现的众多稳定币,除了初代算稳AMPL,后来者似乎都如烟花绽放,转瞬即逝。即便众多资本和大V加持的FEI Protocol ,如今也没了声音。 这是不是说,算稳就是伪命题? 对此,DeFi大佬、知识星球“本末社区”创始人超级君的看法是肯定的。 他认为,对于算稳,正向螺旋的时候,谁都可以赚钱。负向螺旋的时候,又无人幸免。因此,算稳目前仍然是跑得快的游戏,一旦出现拐点,立马走人,不要抱任何幻想。 另一位DeFi博主“分布式金融DeFi”表示,目前,市场对于算稳的共识还没有到来,基于算法的稳定币迄今没有成功的。如果进入熊市,算稳更加难成功。他认为,非锚定美元的稳定币比如rai可能机会多一些。 Polygon走向下坡路? 除了关于算稳的讨论,此次事件也引发业界对于Polygon与BSC生态下一阶段发展的讨论。 前段时间,由于BSC链上黑客频发,资金流向Polygon。Polygon 网络的日交易总量不断创新高,在6月6日达到 740 万笔,超过了同期以太坊和币安智能链BSC的日交易总量。 因此,“Polygon将超越BSC”的舆论开始泛起。 此次事件的爆发,我们或许不需要重新审视此论点。 超级君的判断是,Polygon生态高峰已过,接下来将进入下坡路,BSC有望迎来第二春。具体理由是: 1)Polygon靠补贴拉来了Aave、Sushiswap等项目,这些项目对推动Polygon的TVL起到聚到帮助。随着补贴期即将到期,投机资金将会退出寻找下一个机会。 2)Iron Fiance 的疯狂下跌已经让很多资金退出Polygon生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