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Swarm官方披露大量信息》 Swarm主网已上线,然而许多人依然对这个项目一知半解,比如运行主网的硬件要求是什么,需要多少硬盘空间,测试网如何升级至主网,所谓Bonding Curve究竟是什么,存储与奖励机制如何运作,运行节点是否需要质押代币等。这篇文章或许可以为你答疑解惑。 (本文内容由蓝贝壳云储总结自官方视频会议,仅供参考,具体内容请以Swarm官方消息为准。) Swarm主网节点的硬件要求是?官方解答:对于具体的硬件要求,我们还未进行正式的测试,不过我们可以介绍一下我们自己运行节点的硬件参数。 启动节点(bootnodes)的要求更高一些,毕竟它们需要更高的性能表现。 普通用户不运行启动节点,因此普通的存储节点(storage nodes)只需要大概3GB内存,一到两个CPU(具体取决于用户想要自己的节点拥有多高的运行效率),这也是我们自己运行节点所用的硬件参数,当然还有就是用户需要足够的存储空间。另外如果用户使用SSD硬盘,则运行表现会更好。 用户具体需要多少硬盘空间?官方解答:硬盘空间的大小很重要,Bee节点的存储包含两套系统,即“储备(reserve)”与“缓存(cache)”。 “储备”可以容纳2的23次方个块(chunk:Swarm中的标准数据存储单元),大概占34GB。 “缓存(cache)”的大小可由用户自定义,不过它的默认大小为4GB。 另外还需要一部分存储空间用来存储和运行Bee节点,大概需要5GB。 所以具体需要的硬盘空间大概为34GB+4GB+5GB+一小部分空余空间=55GB左右。 如何从测试网升级至主网?Q:测试网升级到主网具体是怎么操作的,是否存在升级路径?还是说用户需要从零开始?用户的数据怎么办?部署的Docker-compose呢? 官方解答:简而言之,我们会发布一个全新的网络。 对于测试网用户而言,我们会准备一个升级路径,从v0.6升级至1.0-rc版本。不过如果用户想要运行一个连接至主网的节点,想要与真正的BZZ代币进行交互,那么用户所连接到的就是一个全新的网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