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机市场需求的急剧萎缩,倒逼ATM机厂商转型。而在数字人民币试点的背景下,一方面,进一步削减居民对现金的需求对传统ATM机厂商形成冲击,另一方面与数字人民币相关的设备升级给ATM机厂商带来一定的阶段性机会。 2020年以来,数字人民币试点加速落地,在地区试点上,已形成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北京、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10+1”格局;同时,试点场景丰富,已覆盖文化旅游、民生服务、大学校园、商业连锁、公共缴费、交通客运、示范街区、三农等特色化场景。 就数字人民币业务开展情况来看,据公开信息显示,广电运通目前已经与工商银行、长沙银行(9.300, 0.00, 0.00%)等银行展开数字人民币业务相关合作。此外,在试点城市苏州、深圳已有合作银行网点上线数字人民币ATM兑换。 出路在哪 随着我国数字人民币试点加速落地,产业链相关公司正迎来加速发展。目前来看,央行对接各试点商业银行的数字货币项目以及场景的扩容,会涉及到银行和场景方的机具、系统升级改造,主要集中在流程的再造、加密方式的改进、ATM及POS机等硬件设备改造、大型商户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等软件系统改造等方面。 部分上市公司对于提供数字人民币相关服务的盈利模式也有了初步规划。5月24日,拉卡拉(29.030, 0.00, 0.00%)在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表中披露,央行推进的数字货币,当前试点阶段受理免费。作为支付机构,未来收益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通过数字货币的受理推进,把公司支付业务带入,从别的支付方式获益;二是来自商业银行的相关补贴。拉卡拉下一步的一个重点是在B2B市场做数字货币的受理工作,汇聚产业链上下游,带动数字货币业务,收取相应的手续费。 尽管越来越多的机具厂商展开了对数字人民币相关业务的探索,但随着数字化交易逐步成为市场主流,“无卡时代”如何顺势转型成为摆在其面前的一大考验。 机具厂商未来出路在哪?于百程表示,对于ATM机厂商来说,产品转型方向是服务银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增加研发投入,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与智能设备融合的可能性,将产品链由“柜员机”向“智能网点”延伸,由低端业务向高端、复杂、核心业务发展。 “现在实体卡账户的物理使用已经变少,电子账户已经成为主流,机具厂商是一定要转型的。”苏宁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孙扬如是说。在他看来,机具厂商对于银行业务和规范都比较熟悉,可以从现场机具服务向后端银行业务运营RPA(机器人(10.200, 0.00, 0.00%)流程自动化)流程机器人转移,通过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技术开发人工智能数字机器人,提升银行后端业务运营的效率,这里是有很大空间的。另外也可以开发契合新业务发展方向的设备,如小微金融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手持终端、财富管理综合服务机、乡村综合金融服务终端、供应链金融动产质押监控设备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