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Loopring(路印)的智能钱包为例,它通过智能合约规定了守护人(也即“监护人”概念)机制——守护人是个人选定的可以提供签名的以太坊地址,过半数守护人的共识拥有比钱包主人更大的话语权,并可集体决策钱包的最终归属,譬如钱包回恢复。 理论上来讲,只要过半数守护人可信,那么我们的智能钱包就绝对安全,因为只有守护人过半数审批(指如果钱包拥有N个守护人,交易需要至少N/2+1个守护人核准),才可恢复钱包。 一般情况下官方免费提供一个守护人,它依靠手机发送的验证码来验证身份,其他守护人则可以添加社交钱包的其他用户或任何以太坊地址(包括自己的EOA地址)。 02 社交恢复钱包的优势? EOA(externally owned accounts)类型的账户在牺牲便利性和灵活性的前提下实现了资产安全保证,但无法应对极端情况下的恢复、传承等场景需求,所以很多时候仅靠私钥、助记词是不够的。 而上面的社交恢复机制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因为它本质上其实就是“多重签名”——每个参与者对接受或拒绝交易的能力都有一些影响,但没有人可以单方面移动资金。 这远比由一个人或密钥单方面控制资金更安全,同时对于目前加密世界的普及发展也有明显的优势,V神在对应的博客文章中就提到社交恢复机制的诞生需求: 没有单一的故障点。可以让攻击者无法通过单点攻击访问资金,同时有足够的反应时间进行冻结; 低脑力消耗。尽可能不要求用户学习陌生的新习惯,也不需要花费脑力去记住某些特定的行为模式; 最大程度地简化交易。大多数正常的活动应该不会比使用普通钱包花费更多的精力(例如:Metamask); 简言之,它不仅足够安全且能够应对钱包恢复、资产传承等需求,更关键的是对用户友好,足够简单,对于加密世界之外庞大的增量用户而言极易理解上手。 毕竟私钥、助记词形式很难实现主流普及,而社交恢复形式早就被微信等采用,接受并无理解难度——微信密码丢了,在通讯录中选择几位好友验证身份即可。 仍以上面提到的 Loopring(路印)的智能钱包为例,如果我设置了3个“守护人”,那么后续如果包含“签名密钥”这个钱包被我误删或是对应的设备丢失,甚至意外情况下个人突然离世,家人想要恢复我的钱包,那就可以通过守护人实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