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建立在Celer Network上的CelerX、cBridge、Layer2.finance等应用和中间件已经在游戏、DeFi和区块链互操作性领域吸引了超过一百万的用户。 Astar NetworkAstar Network是Plasm Network品牌升级之后的新名字,原有的Plasm Network更多的是定位为在波卡上实现Layer2技术,如今随着品牌升级Astar Network还有了新的定位,Astar Network现在的定位是成为波卡上的dApp中心,它将支持以太坊和ZK Rollups等Layer2解决方案。Astar旨在成为一个多链智能合约平台,将支持多个区块链和虚拟机,如EVM和WASM。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Astar的新定位并不是换了一个赛道,反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换到一个前景更广的定位。其实Astar做品牌升级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按照之前的定位,它想要在波卡上实现各种Layer2的解决方案,而实际上是它基本已经完成了这个目标了。 Astar在建立之初就考虑到了Layer2拥有非常大的潜力,于是在他们在一开始就选择采用以太坊基金会支持的Plasma团队,也是之后转型为Optimism团队所开发的OVM。这也意味着Astar也将支持所有Layer2协议的虚拟机。 而在今年3月份,Astar完成了另一个重要的Layer2解决方案ZK Rollup在Astar上的功能实现。基本算是完成了他们之前的定位目标,所以,Astar转型并重新定位一个更高更广大的目标,也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了。 对于Layer2来说,波卡本身的惊喜是什么?可以看出,由于波卡本身是可以全面支持EVM、Solidity的(毕竟波卡创始人本就是最懂以太坊的),波卡生态的许多项目,可以很快的将现有的成熟Layer2技术接入到波卡生态当中,再通过转接桥或其他方式,让其他平行链也能享受到Layer2的功能。但,这还不是波卡对于Layer2的最大优势。 前面我们提到,对于Layer2来说,波卡本身就有一个惊喜。 这里需要提前给对技术要求很严谨的朋友打个预防针,我们稍微抛开一点成见,把Layer2的定义以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它,Layer2技术实际上就是将资产先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去(Layer2),进行处理之后再将数据传回去,以达到在Layer1上实现不了的一些功能(不仅仅是扩容)。 那么,如果我们仔细看Layer2的技术实现方式,与波卡的转接桥的逻辑,会发现两者可以说在某些方面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以目前官方与Interlay团队正在做的BTC转接桥为例,如果将BTC通过转接桥接入波卡后,其跨链过来的PolkaBTC,就可以在波卡生态上以更快的交易速度,更低的交易成本实现BTC在性能上的扩容,而另一方面,通过将PolkaBTC与众多支持智能合约的波卡生态平行链进行跨链交互,不就可以为BTC赋予智能合约在功能上的扩容了吗? 如此一来,我们可以理解为,如果把某一条链用转接桥接入波卡生态,就相当于是可以把整个波卡生态都可以看做是这条链的Layer2了。(注意,这里的Layer2是指整个波卡生态,这与我们以往文章里提到的,波卡中继链是Layer0,平行链是Layer1,并不冲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