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出,分布式数字身份正以新时代背景下一种新的身份认证模式在全球范围内迸发出能量,我国政/府与产业界正积极对其进行探索,在技术创新、应用落地、理论完善等方面也在不断深入研究。
结束语
从Web3.0角度,作为价值互联用户理念集成的产物,本身就蕴含着分布式特性,分布式数字身份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但尽管近年来分布式数字身份发展迅速,参与商业主体与落地应用也在逐渐增加,目前而言,由于其技术覆盖面广阔,融合技术多样,技术与配套成熟度仍有待完善,尤其是身份隐私保护技术方面仍有欠缺,同时,当下区块链+数字身份的数据自主商业应用模式与当前主流相悖,而围绕数据流通、确权、定价等方面的政策仍在探索,此外,在标准规范层面,虽然目前已初步形成以 W3C 组织的 44 DID 为代表的技术规范,但仍主要集中于金融领域,行业领域与覆盖范围有待拓宽。
但乐观的是,从市场角度,区块链身份解决方案市场前景广阔,情报和市场研究平台MarketsandMarkets 报告中指出,2019 年全球数字身份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到 137 亿美元,到 2024 年,该市场预计将增长至 305 亿美元,预测期内(2019-2024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17.3%。
在政策方面,围绕数据身份的辅助政策正逐渐走向完善。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以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为独立篇章,明确提出适应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新趋势,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运行方式创新,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加快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而今年7月,广东省发布了《广东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率先在全国展开了数据要素化的探索。
可以看出,未来在技术、市场与政策三重驱动下,我国分布式数字身份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究竟是否能在web3.0阶段抢占先机占据先发高点,在以技术为主导的国家竞争中取得话语权,仍将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