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去看一下监管近况,我们会发现一些要点。我在之前一些报道中也提到过这一点,虽然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当然也不是律师,但是我还是说说自己对一些政策文件的看法。如果我们去看 FATF,它是个国际化实体,我记得大概相当于 G20 国家联盟,他们出过一个比较清晰的政策。 好消息是软件开发和运行、维护网络是无可指摘的,应该允许继续进行,无需进行监管限制,因为这就是我们开发者的生计,如果人们想去部署这类点对点的网络,那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类活动应该是自由和不受制约的。 不过,很明显全球的监管者正在以非常严厉的眼光来审视一些其他的活动,而我觉得这些活动在大部分的点对点网络和去中心化项目中都多少有涉及,其中一些网络非常倚赖这些活动。一类是服务提供,比如 RPC、钱包、App 网站。第二类是多重签名,比如 DAO,或者你有几个指定的人可以从 DAO 金库中花钱,在 Polkadot 和 Kusama 中也存在这种情况。还有就是托管,托管钱包、非点对点的稳定币都属于这一类。最后一类我叫它便捷功能,比如一些钱包 / 应用,通过中心化的手段让去中心化应用更易使用,但是这一类在我观察看来应该是较晚受到监管的。 服务提供是这里面最有意思的,因为显然点对点的网络,比如以太坊,仍然高度依赖中心化 RPC 服务,有些时候还会用中心化钱包和网站去托管去中心化应用,通过观察监管者的语言,我觉得这一块应该会在不久的将来就纳入监管范围。 不过有一件事我觉得是确定的:你越中心化,就有越大的可能被监管者盯上,并严正要求你取得相关许可证;你越点对点和去中心化,这种可能性就越低,所以朝着点对点的方向发展似乎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我在阅读这些文件的时候的另一个感想就是,似乎那些被不够点对点的、比较中性化的加密项目,会需要取得许可证,我觉得这类许可有可能会跟银行法规的标准类似。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就说明大部分的加密项目,在一两年之内,可能都无法以其目前的形式继续存在了。我觉得监管可能会在两到三年内落到实处,但是早做准备总是好的。尤其是当你需要用来降低风险的技术还挺难实现的时候。 在 Parity,我们致力于将所有东西都点对点化,我们希望确保我们的技术会被划到不需要监管的那一类。这就意味着我们有很多需要着重注意的点,尤其是在去中心化方面做得不够的地方,比如说 Boot Node、RPC 节点都有中心化的成分,我们会把它朝轻客户端、类浏览器客户端方面转。在治理方面,我们会确保我们采用链上去中心化治理方式,不会触犯任何多签监管条款。还有隐私机制,比如 Mixnet。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