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层面,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提升国际话语权,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ISO立项超过13项国际标准,发布3项,在IEEE立项17项,发布了1项数据格式规范。在ITU,今年5月,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的3项区块链ITU国际标准立项建议获得通过,分别为DLT平台功能测评方法、DLT平台性能测评方法以及DLT互操作技术框架,作为ITU-T F.751系列标准的延续,从测试方法角度进一步规范区块链系统的测评实践,填补了国际空白。 从行业标准而言,根据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我国现行区块链行业标准3项,分别为《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 评估规则》、《区块链技术架构安全要求》以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物联网业务平台框架》。而从地方标准而言,我国深圳、陕西、重庆、湖南、山东、贵州等6个省市总计出台区块链地方标准15箱,尤其以湖南最为突出,出具6项,占据地方标准总量的40%。同时,我国团体标准蓬勃发展,现已有64项,2021年团体标准增加迅猛,截止10月底,已有34项标准出台,同比增长112.5%,涉及范围涵盖技术框架与技术应用等多个领域。 此外,在配套技术方面,我国在密码学以及数字签名领域体系日趋完备。目前,根据零壹智库数据,我国密码算法和数字签名国家标准共制定60项,其中现行45项,废止7项(均为2015年前制定),正在起草、批准8项,以算法和应用为主;国家密码行业标准91项,覆盖国密算法(祖冲之算法、SM2、SM3、SM4、SM9)、身份鉴别、参数设计、数据和接口规范、检测、设备管理等全流程,多项国密行业标准逐步被采纳为国家标准。 整体而言,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国内标准体系建设也正有序推进,体系架构不断深入,技术涵盖范围日益增长,但标准引领性仍有待增强,同时,如上图所示,纵观我国现已出台的82项区块链标准,我国应用多集中于业务与应用层面,占比达到50%,在基础标准、可信与互操、信息安全标准层面仍较为缺失,而在过程和方法标准即跨链、共识等方面尚无标准涉及,这也印证了与技术发展趋同,我国区块链标准体系仍处于初期阶段,与成熟完备的区块链标准体系仍有较大的差距。 4.4区块链安全备受关注,技术实践前景可期 随着区块链作为基础平台进入多领域落地,围绕其应用所带来的安全风险不容小觑,在今年,区块链安全关注度不断上升。根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于2021年3月发布的区块链安全态势感知报告可知,2020年度区块链领域发生的安全事件数量达555起,同比增长近240%,增速惊人其中,诈骗钓鱼事件达到204,勒索软件事件143起;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79亿美元,环比增长13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