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更是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一系列政策推动数据安全建设,构建围绕数据储存的安全护城河,为数据流传奠定重要基础。而从市场来看,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测算,截止2021年底,我国数据要素市场总规模达到704亿元,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将突破1749亿元,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 在产业政策与市场的双管齐下下,今年,作为场景驱动的典型技术,我国隐私计算产业发展迅速,产品、企业、生态稳步增长。根据中国信通院测算,截止今年中旬,我国数据总量已达9ZB,全国联盟链节点总数达到36000个,隐私计算节点4500,通过隐私计算技术进行流通的数据已达2PB。 企业方面,互联网巨头、数据服务商、初创企业纷纷加入此赛道,根据中国信通院统计,目前国内隐私计算企业已超过260家,已有56项隐私计算产品,其中21项出自区块链背景企业。 在标准层面,我国隐私计算标准制定稳步推进,目前,我国已立项及完成的隐私计算标准总计7项,其中,2021年新增2项,分别为微众银行通过IEEE确认发布的《联邦学习架构和应用规范》以及蚂蚁集团在ISO/IEC JTC1 SC27立项的《多方数据融合与挖掘安全参考架构》标准研究项目。 总体而言,尽管隐私计算已进入其发展的快车道,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但仍处于发展的初期。从技术来看,其技术的运用对于场景的适用性有限,技术还处于快速的迭代过程中,性能仍存在一定瓶颈,复杂算法联合建模仍未完善。而从企业数量与应用,企业技术门槛较高,应用也多局限于金融与医疗,尚未形成成熟的市场环境与商业模式。 但随着数字经济的渐行渐近,对数据要素进行充分的共享、治理以及使用已成为全球共识。在此背景下,区块链提供了数据流转存储的可信环境,但其分布式的存储方式并不能直接对抗隐私泄露,而隐私计算数据共享中的隐私保护问题,两者结合可构建严密的数据要素市场化解决方案,后续两者的融合发展将为隐私计算带来更广阔的的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