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主观的前景判断 (1)大部分用户无法获知技术细节上的差异 因此,宣传上的故事性细微诱导往往无伤大雅。还有的“技术”型项目吹的更狠,对于我们来说,见过的“作家”型创始人实在太多了。 (2)轻量级的部署有利于推广和应用 LayerZero方案相比起Anyswap,THORChain,Polkadot,Cosmos,以及另一个要讨论的项目Axelar来说技术和生态的投入以及运营成本相对要小得多。不需要自建节点,吸纳其他验证人。组织一个中间共识层所需要的成本肯定是远大于只提供工具。 在同等资源的前提下,我更看好LayerZero在跨链生态中有更好的应用。 (3)叙事和生态潜力较低 与Anyswap,chainlink这样的辅助类产品类似,LayerZero虽然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因为其产品的特性叙事能力和生态扩展能力不够强。 举例来说,Chainlink自身的中间共识层生态实际上已经足够完善,但由于其预言机这个形象太过于根深蒂固,导致整体的故事性不如solana这类layer1.实际上以chainlink的能力完全有资格成为所有链的layer3. LayerZero也是如此,工具化的产品定位使其叙事性较差,从后续medium发布的两篇文章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创始人和团队在思考LayerZero的扩展性问题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与Cosmos的IBC协作的形式。 这约等于将自己定义为与cosmos的其中一个组件相同的叙事级别。 (二)异构跨链通信协议——Axelar 这个项目很有趣,从整体的标题和传递的理念与我们今天所讨论的问题不谋而合,他希望做到的事情就是赋能DAPP开发者和区块链生态系统,从设计之初考虑到了一些当前形势下不同异构链生态无法兼容的问题。 1:官方所宣传的愿景 (1):对于底层开发者 将您的区块链插入所有其他区块链 (2):对于DAPP开发者 在任何地方部署您的DAPP,通过Axelar实现任何链之间的资产和信息跨链。 (3):对于用户 从钱包直接与所有区块链生态的DAPP交互。 2:项目的基本原理如下 ![]() 这个图来自官方的文档,看起来实在太复杂了。我们将其简化为以下的文字流程: 3:Axelar跨链协议流程 假设存在链S、链D,由Axelar提供这两条链的跨链服务 状态信息跨链 Axelar通过 Axelar network内的验证者运行不同链的节点获取并同步各个区块链系统中的状态信息,例如某区块哈希、当前区块高度等。状态信息跨链的核心流程如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