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Optimism 在实际的发展中为何逐渐走向了弱势,市面上已经有了不少宏观层面的解析,在此直接先引用 Footprint 分析师 Alina 的观点(参见《三大原因导致Optimism从被看好到屈居人后》)。该分析师认为,Optimism 的弱势可归结至三个原因: 原因一:Optimism 非 100% EVM 兼容 目前市场上对于扩大交易量的方法是使用图灵的完整编程来兼容链下的 EVM 指令,这样每个人都可以直接在链下执行 solidity 程序。而 Optimism 则是希望通过 OVM 实现在链上智能合约,让智能合约能够接受并执行链下 EVM 兼容指令,从而保证 OVM 字节码可以一一映射到 EVM 上。但这种映射可能只有 20 个左右的字节码,这就导致了 Optimism 无法实现 100% 的 EVM 兼容,开发成本稍微高一些。 原因二:Optimism 的白名单部署机制 阻碍 Optimism 的另一点是只有通过白名单的合约才能被部署,这让很多新项目或是很多中腰部有意愿的项目都望其项背。Optimism 之所以使用白名单,主要是希望建立一个新的防欺诈系统,但绝非易事,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经历。 注:该白名单机制已于早些时间正式取消,生态部署已完全开放。 原因三:当前加密社区的“反 VC”文化 Optimism 的发展有着 VC(风险投资)资本的加持烙印,早期就有 Paradigm 和 a16z 为其站台。相比同是 Optimistic Rollup 的 Arbitrum 则更有社区项目的感觉。当下的 “轻微反 VC” 文化的加密社区,显得 Optimism 并不讨喜。 关于 Optimism 的逐渐式微,在这里我想补充一个微观例子,去年春天,我曾采访过某家代币已上线了 Coinbase 的 DeFi 项目的创始人 L,当时该项目正在考虑向 Layer2 生态扩展。 L 向我提到,该项目最终选择了 Arbitrum,放弃了 Optimism,原因是 Arbitrum 会给予项目方更多的支持,他们会主动帮助你解决集成过程中的一切问题,反之 Optimisim 在沟通全程中都很“高冷”,一直都有点儿“爱答不理”的感觉。 这只是从项目方角度看 Optimism 的一个小例子,虽然不具备太大的代表性,但多少也能看出 Optimism 早期所秉持的偏封闭型发展策略,在社区层面并不如更加开放的 Arbitrum 等讨喜。 发币:破局的开端? 随着时间的推移,Layer2 赛道竞争也是日趋激烈,前有 Arbitrum 的数据“碾压”,后有 ZK 双雄的步步紧逼,再加之一些新项目的相继起势(比如 Metis 的 TVL 一度曾超过 Optimism),Optimism 所面临的压力无疑也越来越大。 如果说早期还可以嘴硬两句“项目贵在精而不在多”,那么随着 DeFi 龙头如今纷纷选择了多链部署策略,比如 Uniswap 就也开始了向 Moonbeam 等全新生态的扩张,Optimism 曾经仅有的项目质量优势似乎也已被拉平甚至赶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