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表示,只有经过系统改造、具备能力的商家才能接受数字人民币。但改造成本不是由商户承担,而由推广运营机构承担。此次深圳试点活动既是对数字人民币支付情况的测试,也是对运营架构的一次检验。 通过此次试点活动可以看出,虽然数字人民币拥有独立的App,但是由央行和指定运营机构采用共建、共享的方式,共同开发钱包生态平台,同时实现各自的功能特色。 数字人民币露出真面目,哪些猜想被证明是“误读”? 随着数字人民币钱包正式出现在大众视野,露出真面目的数字人民币证明此前一些猜想是“误读”。 ——数字货币不等于区块链。 正如此前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介绍,数字人民币在研发工作上不预设技术路线,可以在市场上公平竞争选优,既可以考虑区块链技术,也可采取在现有电子支付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新技术,充分调动市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法定数字货币不是数字加密资产,也不拘泥于某种技术,不是只有采取区块链技术才是数字货币。记者了解到,数字人民币在某些环节的确采取了区块链技术,但基于区块链的某些技术特征,不适宜在零售环节应用。 ——数字人民币对商户并非强制使用。 按照现行规定,商户不可拒收现金。尽管数字人民币定位于替代部分现金,但支持数字人民币消费必须进行相关支付系统改造,所以对接受的商户有条件要求。 一位参与数字人民币运营的机构人士表示,数字人民币流通和运行是市场化行为,需要运营和服务机构提升客户和商户的使用体验,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数字人民币广泛可得。 ——数字货币不是要替代第三方移动支付。 数字人民币在流通过程中,需要支付链条上各方共同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已与京东数字科技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促进数字人民币落地应用。蚂蚁集团也透露,积极参与数字人民币研发试验。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曾明确表示,数字人民币是“人民币的数字化”。作为纯公共产品,数字人民币将成为电子化支付的重要补充,而不寻求替代哪一类支付方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