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比特币上涨劲头势不可挡,从11000美元一路狂飙,接连突破2万、3万、4万美元,如今在34000美元高位徘徊。 2020年,矿工龙覃一直在坚持囤币,他挖到的三个比特币至今仍未卖出。 “我觉得不可能就这么结束,有一定历史规律可循,头两回减半我没经历,但是第三回减半4年才一次。我不认为上一波是2万美元,这一波到4万美元就结束了,所以我确实有信心。比特币到5万美元我会出一点,到10万美元我会再出一点。”他说。 矿工冯胜认为,挖矿是一个偏长期的工作,提前把机器更新、场地电价、电费的事情规划好,后面币价变动影响不大。“无非是币价上涨后,股东们更勤快了一点,三天两头来催分润。”他笑称。 矿工陈九则有些担忧:“涨得太快了,我是喜欢牛市,但不能这么暴涨暴跌,我希望是慢牛,涨得慢一点,把牛市周期拉长一些时间。” 他现在手里的币不多,即使涨得再多,也没太多收益,而且陈九认为,涨快了牛市很容易提前结束。 “太引人注目了,也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会迎来更严的监管政策。”陈九说。 像“候鸟”一样:在西南与西北之间迁徙 在中国,为了追求便宜的电费,矿场基本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新疆和内蒙古等地区,电力类型有水电、火电以及风电。 云南、四川等地的水电最为便宜,但其缺陷是,有丰水期和枯水期之别,丰水期雨水多电力充足电价低,枯水期雨水少电价高。 因此,为了减少成本,有些矿工需要像“候鸟”一样,在丰水期将矿机迁移到水电丰富的云南、四川等地,在枯水期将矿机迁移到火电或者风电丰富的新疆、内蒙古等地。 “10%-20%的矿工不需要迁徙,80%的矿工会迁,”陈九说,“我在四川挖了一个丰水期,现在枯水期四川没电力了,就去新疆挖。明年丰水来临再搬回四川。” 不过,这种迁移更多针对的是小算力的矿机。 陈九解释道:“因为发电量低了,所以矿场要赶走一些客户,那肯定是赶小功率的用户,把大户留下。大功率的3500瓦,小功率的1300瓦,一台大功率抵二台半小机器,肯定留大户。同一个运维,留大户只需要维护100台机器,留小户要维护250台。机器越少,工作量也少了。每个矿场都喜欢大功率机器。” 这样的迁徙也意味着一部分利润的损耗,因为路上来回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矿机无法产出,相当于是停滞状态。 为了配合矿工的需求,许多矿场主在水电和其他电力充足的地区都开了矿场。比如,郭利就在四川和内蒙古拥有矿场,方便矿工迁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