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区块链人才紧缺问题的首要任务是增强产学研联合力度,加速建立区块链人才教育和技能认证培训体系。通过构建产业和高校的区块链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加速区块链技术走进校园,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同时,在政府部门的监督下,相关机构可对区块链技术人才开展可持续的技能培训和职称认证,加快区块链人才队伍建设和更新。 (四)无法大规模商用:加强核心技术研发 决定区块链技术实践深度和广度的决定性因素在于技术本身,但区块链目前并不是足够成熟的技术模式。首先,区块链在底层架构和共识机制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可提升空间,区块链系统在高并发、高交互的复杂商业场景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也有待检验;另一方面,随着各家区块链企业的发展,各类区块链系统在不同场景中开始应用实施,但由于技术标准不统一,各行其“链”现象十分严重,在异构系统跨链交互难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这种现象未来将对区块链产业生态的相互兼容性和拓展性造成较大影响。除此之外,区块链在数据存储、数据隐私、智能合约安全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约束。 作为奋战在区块链产业一线的区块链企业,应充分理解区块链技术的价值逻辑,加大区块链技术研发投入,尤其是区块链底层核心技术研究,加速制定各类区块链技术和应用标准,加强和国外先进区块链技术社区的互动连接,争夺国际区块链赛道竞争的话语权,逐步实现区块链技术的国产化和国际化,并以技术优势拉动产业实践,提升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和实体产业中的应用价值。 (五)传销骗局引争议:坚持技术服务实体 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概念大热,市场因此出现了不少以“区块链”为噱头的项目方或企业,实际进行非法代币发行集资、金融欺诈等违法行为,大量散户投资者因此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大量资金脱实向虚,带来洗钱和欺诈等各类风险;或者一味炒作区块链概念,吸引投资人和资本市场关注,但实际进展有限,未对区块链产业发展和实体经济增长起到任何促进作用。 随着监管趋严和相关标准的建立,产业界应坚持技术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原则,正本清源,借助区块链技术赋能场景,为实体产业解决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同时,相关企业要加快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和5G等技术的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推动区块链在政务、民生、金融、司法、能源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实践,尽快催生出更多具有标杆价值的区块链应用实践案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