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业区块链的探索中,我们认为区块链会创造的核心价值来自数据可信,开放流通。数字化时代产生的巨量数据带来的安全、存储、确权和隐私等多种问题下,区块链作为数字化底层平台的一部分,将更好地实现从”数据”到“数据要素”的转变。在解决信任问题方面,区块链的应用将在“创造可信数据”和“开放数据系统”两个发面发力。首先是基于区块链上的电子证明,产生可信的基础数据。其次是基于区块链分布式存储等新的基础设施,数据上链不可篡改,提供强有力的电子信息存在证明,数据有序流转,实现可信数字化,赋予数据以价值,打造可信数字经济新生态,降低信任成本,为创业创新提供全新机遇。 随着经济改革的重点逐渐从供给侧向需求侧转移,区块链在对产业生产方式和要素重塑发挥作用外,也在需求层面发挥作用。在数字经济中,数字身份将作为数据确权的锚点,集成充分利用可信计算、安全多方计算、密码算法、生物识别等信息技术,共同建立一个健全兼顾安全与便捷的多元化身份认证体系,丰富数字化验证手段,保障金融交易过程的可追溯和不可篡改,提升金融交易信息的真实性、保密性和完整性。 从金融科技,到科技金融,到开放金融 区块链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协议应用于产业中为实现开放可信提供解决方案,而在机构主导的金融领域中,区块链提供了使用共享基础架构来降低技术性支出和运营成本的可能性 。 “开放金融” - 基于公共区块链的开源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可能是金融科技之后的下一个主要数字化金融形态。这种开放体现在合理运用科技手段丰富金融的服务渠道、完善产品供给、降低服务成本和渠道壁垒、优化融资服务,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与效率。在2018年人们对于开放金融的设想还局限于银行系统通过共享数据为用户和企业提供更多投资、服务途径;而在2021年美国货币监理署(OCC)已经发布指导文件许可了银行业将公共区块链网络和数字通证纳入经营范畴的说明性文件,允许银行在现有的公共区块链网络上部署业务。 在监管的进化中,我们可以看到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路径变化与监管的动态调整,也就是在新技术发生体系化扩散在导入期至展开期,现有的社会框架和监管模式产生的不适和应对。无论是新技术在基于现有的框架运用技术方式进行修补,还是金融积极参与到初具规模的新技术应用中,科技与金融的结合都旨在为公众提供更普惠、更高效、更低磨损的金融服务。 在金融与技术创新融合的演进过程也充满了效率与开放性的博弈。金融科技本意是在描述金融系统在数字经济转型浪潮中的自适应革新,金融主体角色仍集中在传统机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