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与数字人民币“钱包”相关的专利一共有23项,这些专利对数字人民币钱包的设计做出了详细的阐述。由于相关专利事无巨细地将数字人民币钱包设计的各方面细节都做了描述,如果不经梳理很难对数字人民币钱包的业务逻辑和主要特性有深入的理解,因此我们专门以流程图的形式,对与数字人民币钱包相关的十个问题做了详细的解释。 本文为数字人民币钱包专利解读的第一篇,我们主要根据数字人民币钱包专利对申请开通过程做了详细的拆分图解。 在相关专利信息中,用户申请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银行账户开通,另一种是通过钱包服务商开通。其中,通过银行账户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或为未来数字人民币钱包开通的主要形式,一方面,数字人民币钱包相关专利中的大部分都是基于银行的相关系统做阐述,通过银行账户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更符合货币发行二元体系下的习惯;另一方面,在已经进行的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中,我们只看到了国有六大行的钱包或APP界面,尚未有其他运营方的钱包或APP出现。 不过通过其他钱包服务商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也存在很大的可能性,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就曾经指出,要统筹管理数字人民币钱包,在坚持数字人民币统一认知体系和防伪功能的前提下,本着双层运营的原则,采用共建、共享的方式由央行和指定运营机构共同开发钱包生态平台,同时实现各自的视觉识别和特色功能。他认为,为确保数字人民币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审慎选择在资本和技术等方面实力较为雄厚的商业银行作为指定运营机构。因此除了六大行,类似三大电信运营商这样的大型机构仍有很大可能成为提供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的“钱包服务商”。 通过银行账户申请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一般需要经过12个基本步骤。 (1) 账户行用户访问系统接收来自用户的账号、密码信息后,向账户行银行账户访问认证系统发送身份认证请求。 (2) 账户行银行账户访问认证系统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再向账户行用户访问系统返回身份认证结果。 (3) 身份认证通过后,账户行用户访问系统将带有用户数字签名的数字货币钱包开通申请信息发送至账户行数字货币系统。 (4) 账户行数字货币系统验证用户数字签名,验证通过后为用户创建数字货币钱包并为该数字货币钱包分配证书,在数字货币钱包的钱包标识中和证书中分别添加账户行数字签名,再将带有数字签名的钱包标识和证书发送至发钞行数字货币系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