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序言 互联网出现之后,人类社会迎来了高速发展,颠覆了信息的生产和传递方式,改变了文明的演进方向。但在这个奇点之后的数十年间,人类执著于在互联网的根基之上修修补补,新的协议标准、编程语言、技术硬件、网络设备等细枝末节的创新已然让人们疲于探寻下一场席卷整个文明的⻛暴,我们也已经很久没有⻅到能够与互联网诞生媲美的新的变革。 十二年前,比特币和区块链的诞生让人们第一次真正拥有了自己的资产,让无边界的价值传递成为了可能。如果说互联网是信息文明时代的基础设施,那么区块链则是对未来价值社会的一次探索,让人类文明从信息和内容的传递转向资产与价值的交互,为文明的演进开启了新的上升通道。在区块链时代变革前夜,我们看到了诸多原生链上资产的涌现,也⻅证了DeFi这个独立于现实世界的金融体系的疯狂。但现在的我们仍然不能达成链上和链下两个世界的融合,资产和价值只能在相互独立的体系中闭环流通,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资产上链,我认为最好的资产载体就是NFT。 以往的NFT市场中,人们往往将目光限制在其稀缺性的应用上,这是对于NFT 最大的误解,完全源于经验主义的裹挟带来的思维禁锢,以现实社会的规律看待区块链和NFT的发展进程。 人类文明的每一次演进都不仅是技术的演进,更多的则是思想的演进,本文将尝试解除思想的封印,以「NFT 结构体」的⻆度,扩充加密世界对于NFT的想象力。 2. 价值的传递 2.1 内容的传递 从前,车马很远,书信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如今,科技进步,信息无界,跨时区的沟通已然习以为常,互联网成为我们基础社会的刚需,网络信息的传递成为沟通的必要组件。互联网信息的传播逻辑在于,通过技术手段将传统的不同类型的信息转换为机器可读的0/1二进制数据,再通过网络间的数据传递达成信息互联。 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下,互联网也随之演进,有线网络从ADSL拨号到LAN宽带再到光纤,移动通信经历了五次变迁,物理硬件性能随着摩尔定律的屡次生效而突飞猛进,互联网在技术层面的革新带来了内容传递上的发展,体现在了内容形式和意识形态两个维度上。 内容形式的丰富内容数字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扩充可承载信息量的过程,从早期的文本数字化到图片、音频、视频,互联网可承载和传输的内容形式不断丰富,由此衍生的功能性和服务性也日趋渗透至日常生活之中。 意识形态的转变在Web1.0时代,互联网仅作为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内容的生成与消费往往是1对n的关系,话语权集团和早期互联网企业掌控着内容生产者的角色,网民作为消费者只能被动的接受来自互联网的信息。该阶段相当于互联网对传统图书、报纸等信息载体的功能性复刻,没有借助互联网的特性而赋予新的内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