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行业里,NFT(非同质化代币)可以让创作者“保留”内容所有权,同时又不会限制其文件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这意味着,NFT极可能会颠覆媒体内容的所有权模型,向创作者、内容受众、以及相关开发者提供服务,这也是一种基于平台驱动的、货币化的可行替代方案。 考虑NFT的一种简单方法——将数据存储在区块链上,这意味着内容不能被复制粘贴、编辑、删除或以其他方式操纵。区块链之所以能够提供这些保证,主要是因为其自身技术属性(其实该属性也能使加密货币变得有价值):像比特币一样,NFT是一种被购买、出售、交易的数字代币,其所有权和出处总是被区块链一成不变地追踪。你的资产就是你的资产,而且可以被验证,更无需任何第三方来充当该所有权的“中介”。 有了NFT,拥有数字媒体资产的方式与拥有数字金融资产的方式就变得一模一样了。 对许多人而言,NFT看起来像是一个全新的高科技“玩具”,当然也有人觉得NFT是一个即将破灭的泡沫。的确,花在数字艺术和加密收藏品上的金钱正在快速增长,但NFT实用性却能让创作者获利更多,而不会被平台“剥削”。 所以,我相信我们正在努力使NFT成为互联网上所有媒介的“进入端口”(port of entry),其中包括基于2D音频/视频和基于文本的Web作品、以及新兴的3D作品,甚至会涵盖未来的游戏和虚拟世界。 我认为,如果想要尽快实现这样一个世界的到来,对于每个涉足的利益相关者而言,选择由NFT支持的业务模型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无论是创作者、内容受众,还是相关开发者,都可以在一个实现了真正数字所有权的市场中获取更大的收益。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我将在接下来的文字里回应关于NFT的某些常见问题。下面的许多答案都是针对我在过去几年中撰写的“Tweetstorm”展开的。 02 NFT如何运作? 实际上,NFT只是表示数字文件的唯一性代币,每个代币都有一个规范的标识符、一个唯一的ID,以及与该ID挂钩的元数据(例如,谁创建了该ID、它的名称或价格历史是什么)。当创作者创建NFT时,这些信息都会被一成不变地注册在区块链上,并成为该作品的一种“数字护照”。再近一步看的话,只要将媒介作品分发到另一个平台上,该平台就可以“检查其通行证”并查看其整个交易历史。 这意味着,任何一个创意想法实例,最终都可以在区块链上注册,也可以查询到原始的、不可篡改的历史记录。互联网上的图像不再需要成为一种只有“X轴”和“Y轴”的“二维框”(two-dimensionalbox),相反,它可以有“Z轴”(Z-Axis),第三方可以查询到一副作品的所有历史和背景,从而增加其文化和金融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