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产业区块链的应用实践领域正在日益多元化,该技术正在成为诸多领域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手段之一,未来有望被广泛用于数据存储、防伪溯源、隐私安全等方面。 图6: 2020年我国区块链专利行业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零壹智库 (一) 区块链+金融:申请企业数量下滑,应用场景依旧受限 在我国,最先接触区块链技术的是金融行业。早在2018年之前,金融行业就提出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由于区块链技术具有不可篡改、去中心化、可溯源等特性,可以有效简化金融业务办理流程、节约运营成本、提高数据质量、降低欺诈分析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受到金融行业的青睐,并应用于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当中。 在2020年,我国有285家公司参与了区块链+金融专利申请,占全年申请区块链专利公司总数的22.67%,同比2019年下降了1.72百分点。 事实上,从2019年申请金融行业的公司数量就已经出现下滑情况。在2018年,申请区块链+金融相关专利的公司有400家整,占比为25.22%;2019年,申请相关专利的公司为391家,占比为24.39%,下降了0.83个百分点;2年时间一共下降了2.53个百分点。 图7: 2015-2020年区块链+金融专利申请情况 数据来源:零壹智库 这种情况也同样体现在头部企业当中。 以微众银行、腾讯科技、平安集团为例。从2018-2020年,所申请的区块链金融专利占比均处于下降趋势。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平安集团。 微众银行在2020年申请了214件区块链专利,其中区块链金融有33件,占比为15%。而2018年该占比为33%,下降了18个百分点。 腾讯科技在2020年申请了721件区块链专利,其中区块链金融有88件,占比为12%。而2018年该占比为22%,下降了10个百分点。 平安集团在2020年申请了992件区块链专利,其中区块链金融有73件,占比为7%。而2018年该占比为33%,下降了26个百分点。 图8: 2017-2020年微众银行、腾讯科技和平安集团区块链金融专利申请情况 数据来源:零壹智库 在过去2年,金融行业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包括金融机构、互联网IT巨头、金融科技公司在内的企业纷纷入局该领域,造成该赛道竞争激烈。 同时,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在风险和合规方面存在限制性,一些公司未能真正触达用户痛点。大部分企业主要围绕供应链金融、应收票据等业务开展区块链技术的研发,导致该领域产品同质化严重。这就造成一些企业改变战略布局,缩减在金融板块的投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