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共识是基于中本聪框架演化形成的密码共识系统,是由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向密码经济基础设施的进化,从去中心化的自由现金延伸到去中心化的身份、关系、信誉、协议、存储等领域,为密码经济奠基。 密码共识密码共识系统是采用非对称密码技术和分布式共识机制构建的技术经济系统,主要解决信息经济的信息安全和信息垄断问题。 非对称密码技术于1970年代产生于军事用途,1980年代在密码朋克的推动下走向民用化,用于解决网络信息安全,保护个人隐私,主要用于网络通讯和构建数字货币系统,即密码货币。 分布式共识机制的本质是简单民主机制,即按照多数人认同的规则和判断行事。世纪之交,Napster、BitTorrent等点对点网络技术的出现,为通过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分布式共识系统提供了技术条件。 2007-2009年,中本聪发现,早期密码货币纷纷失败的根源是系统的“中心化”。为此,他将分布式共识机制用于密码货币,建立了第一个去中心化的密码货币——比特币。 中本聪用非对称密码技术与分布式共识机制建立的比特币系统,既是一个技术系统,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系统。它让素不相识的人们基于私利即可自觉维护一个至关重要的经济系统——世界货币。 我们将这个系统框架称为“密码共识”,即“非对称密码+分布式共识”。它以非对称密码保障信息安全,以分布式共识消除中心垄断,因此,能够用于信息经济基础设施构建。区块链只是分布式共识机制用到的数据结构之一,不能充分体现密码共识的性质和意义。 自由现金比特币是第一个密码共识系统,基础的经济模型满足了早期发展需求。但在2013年前后进入主流经济之后,其经济模型开始面临严峻的考验,矛盾在2015-2017年的扩容之争中全面爆发。 扩容之争中暴露的主要问题包括:1)开发者缺乏内生激励;2)缺乏有效的治理机制;3)开发者和矿工非专业决策经济政治问题;4)严重分歧导致高成本分叉。 这些问题的出现表明,比特币的确是一场伟大的试验,随着密码共识系统相关社会经济实践的深入展开,系统需要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层面上继续演进,不断成长完善。 遗憾的是,比特币社区多数人没能看到问题,比特币也已经成为庞大的经济体,缺乏高效的治理机制,难以敏捷地进化。这导致扩容失败,比特币的核心功能从点对点电子货币,转向了价值存储的数字黄金。 比特币现金实现了扩容,继承了点对点电子货币方向,并为生存而演进。修改了难度调整算法,增加了重组保护。但仍然难以解决开发者激励、社区治理、专业决策和高成本分叉等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