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比特币 > 比特币资讯

谁还不是个「Layer2」?

时间:2021-03-03 09:0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这场关于迁移到 Layer2 的运动从去年 9 月就已经开启,大家时不时能看见关于 Uniswap、Synthetix 等头部 DeFi 项目的部署进展,以及 Polkadot、Solana 和 Near 等公链推出的各种桥接方案。 当很多

这场关于迁移到 Layer2 的运动从去年 9 月就已经开启,大家时不时能看见关于 Uniswap、Synthetix 等头部 DeFi 项目的部署进展,以及 Polkadot、Solana 和 Near 等公链推出的各种桥接方案。

当很多项目还在评估各种 Layer2 方案优劣时,币安智能链 (BSC)、火币生态链 (Heco) 已经利用这个空窗期,新造了一个「世界」。2 月 19 日,BSC 上的 PancakeSwap 24 小时交易量短暂超过 DEX 龙头 Uniswap,尤其是它的代币 CAKE,20 天 6 倍的表现「涨服」关注者。不过,随之而来的也有「中心化」、「没有灵魂」等不同的声音。

以太坊扩容之路还在继续,交易所公链声势还在扩张。

一场迁移至 Layer2 的运动  

目前,针对扩展性能的解决办法中 Rollup 呼声最高,从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到生态应用团队,大家的共识几乎一致,「我们现在不关注 2.0,我们最看重的就是 Rollup。」早在去年年底,dForce 创始人杨民道就曾对律动 BlockBeats 表示。

「每个项目在选择时都有自己的考虑和优先级。」杨民道认为,对交易端的龙头地位稳固的 Uniswap 来说,迁移并不是他们的优先目标,而他们坚持公链中性原则,「只要是有资产和用户的链,就是可以考虑部署的链。」

多链部署对项目方来说确实是个务实的方案,类似 BSC、Heco 这样的公链,它们提供了与以太坊虚拟机(EVM)兼容的可编程性开发环境,极大程度降低了应用开发者的迁移成本和用户门槛。

由于以太坊高企的转账成本,更多的流动性挖矿玩家开始转移到新公链寻找机会,「如果成本足够低而且能赚钱,为什么不玩?」类似的观点并不少见。

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是熟悉移动系统之争的读者,很容易理解「兼容」的重要性。当年,微软的 Windows Phone 与谷歌的安卓和苹果的 iOS 同台竞逐,由于前者不同代系统间的隔阂,尤其版本升级的不兼容,直接打击了用户、开发者和手机厂商的热情,让其陷入「开发者热情不高-手机厂商跟进慢-用户选择少-用户逃离」的恶性循环,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以太坊生态很像早期的互联网,用户和创新的界限相对模糊,各种热血开发者在这里将想法落地,类似硅谷文化中技术为先的思想占据着重要位置。但投资者的「逐利性」让流量价值最大化显现,原本就主打 2C 业务,聚集着最多流量、资产,并且具备极强运营能力的交易平台,成了投资者和项目方的「理想选择」。

谁还不是个「Layer2」?

开发者一直没停止过对改善以太坊性能的研究。

早在 2017 年 8 月,以太坊社区就意识到了可扩展性的重要性,Plasma 和状态通道等早期的扩容发方案还只是社区开发者讨论的话题,等到亲身参与了 DApp 和 DeFi 热潮,就连普通用户也感受到了迁移至 Layer2 的必要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