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下图: 基于区块链标识解析示意图 基于标识解析的区块链行业应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作用在于对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等环节的全生命周期和基于产品的加工、组装、分装等生产要素,实现基于对象化的全球唯一标识识别管理。工业互联网标识是生产要素的身份证,也是打造高质量发展供应链和安全消费市场的前提。就像互联网IP地址一样,虽然通过DNS的域名解析,可唯一解析出该IP地址,但无法识别此地址的真实用途。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也只能证明生产要素以什么名义注册,却无法深入认证该要素的真伪、信用、质量、评价等业务视图。所以从某种角度上看,基于标识解析的区块链行业应用比基于区块链的标识解析更急需。区块链可作为工业互联网标识到工业APP之间的连接纽带,实现生产要素识别到认证的高可信网络,例如:航天信息承建的工信部2020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基于区块链的工业产品防伪溯源平台”本质上就是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区块链行业应用。 见下图: 基于标识解析的区块链行业应用 2、 区块链与工业互联网平台融合“平台+区块链”的融合应用,本质是平台集约化技术和区块链分布式技术的融合应用。也是目前我们讨论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工业互联网“连而不互”和“互联不网”问题的主要方向。“连而不互”和“互联不网”是形容在工业产业链中,缺少垂直和横向产业的信息共享和交互,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很容易成为各个平台企业独自为战的“信息孤岛”缺少垂直和横向产业的信息共享和交互,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很容易成为各个平台企业独自为战的“信息孤岛” [7][8] 。 我国目前各类型工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总计已有数百家之多,具有一定区域、行业影响力的平台数量超过了50多家,而这50多家平台主要由传统工业技术解决方案企业转型和大型制造企业内部孵化而来。它们都有共同的优劣势,即:依托原有工业制造两化领域方面的系统沉淀,可快速导入已有客户资源和应用;但也由于这些平台缺乏互联网基因,在产业链生态搭建,形成垂直产业链和跨行业企业协作方面乏善可陈。 区块链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融合应该是兼容、调和,而非替代。由于区块链本质是一种融合性技术,是基于加密学、分布式共识、点对点通信、链式数据结构、博弈论等基础技术或理论上的融合,并可在跨网络、平台、操作系统间灵活部署。融合点可以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