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链得得,作者:大文 与高能耗相对的是,矿场为地方财政贡献的税收远远低于数据中心。虽然矿场的总体收入非常丰厚,但主要来源于数字货币交易和增值,这也是税务的“盲区”。2月底,内蒙古发改委就《关于确保完成“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任务若干保障措施(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措施提出,全面清理关停虚拟货币挖矿项目,2021 年 4 月底前全部退出。 “十四五”期间,合理有序控制数据中心建设规模,严禁新建虚拟货币挖矿项目。 该征求意见稿是内蒙古自治区因2019年度能耗双控目标任务未完成而提出的。 2月2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对各省(区、市)2019年度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措施落实和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考核,并在通报中对考核结果为未完成等级的内蒙古自治区予以通报批评。“征求意见稿”中也明确指出,目标是确保完成自治区“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任务。 这份“征求意见稿”中对于虚拟货币挖矿项目的态度非常严厉,除了提出将合理有序控制数据中心建设规模,严禁新建虚拟货币挖矿项目外,还计划全面清理关停虚拟货币挖矿项目,并在2021年4月底前全部退出。 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将虚拟货币挖矿归类为“落后和过剩产能”,与《国家产业政策指导目录》(2019版)淘汰类并列。 其他“落后和过剩产能”还包括焦炭(兰炭)、电石、聚氯乙烯(PVC)、合成氨(尿素)、甲醇、乙二醇等。虚拟货币挖矿被归类为落后产能并非第一次,新疆、内蒙古等地都曾出台政策限制或禁止在当地开展挖矿业务。 为什么挖矿是落后产能? 虚拟货币挖矿业务在上述省份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是,矿场的收入并不透明,对本地产值增长并无较大的推动。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能耗双控目标:2021年全区能耗双控目标为单位GDP能耗下降3%,能耗增量控制在500万吨标准煤左右,能耗总量增速控制在1.9%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价值)下降4%以上。 这里的关键指标是单位GDP能耗,也是判断什么是落后产能的主要依据。换句话来说,在监管看来,挖矿业务是一项高能耗、低产值的行业。但众所周知,在比特币价格飙升的背景下,挖矿实际上能够获得丰厚的利润。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政府认为不赚钱,但矿场实际上却收益颇丰的状况呢?这与矿场实际的运营方式直接相关。 链得得App就此采访了数位矿业从业者发现,矿场在实际运营时,大多会以数据中心的名义进行注册,以托管费和服务费的数额申报企业收入。 矿场老板张龙告诉链得得App,以云计算、大数据数据中心立项,然后通过高科技产业园区的招商引资政策入驻园区,实际主营挖矿业务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不少地区对数据中心是有补贴的,尤其是电费,”张龙说,“立项审批也会容易得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