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DeFi生态内有两笔大额比特币涌入,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比特币进入DeFi生态且将撼动以ETH为底层资产地位的信号。 TokenInsight预计,在未来DeFi生态内比特币锚定品将越来越多,比特币的进入将促进DeFi生态更加成熟,但是否能够撼动ETH底层资产地位仍有待时间检验。
一、 两笔大额比特币涌入WBTC网络 5月12日比特币迎来第三次减半,在此次减半时点,DeFi生态发生剧烈变化。DeFi生态中比特币锁仓数量在一日内从约2200枚突升至约3200枚,增长约45%;以太坊锁仓量从约280万骤降至260万,降低约7.1%。 DeFi锁仓量,来源:DeFi Pulse DeFi生态中BTC锁仓主要发生在稳定币项目WBTC和支付领域闪电网络(Lightning Network)中。其中,WBTC基于以太坊区块链与比特币挂钩,从而使比特币持有者顺利参与到DeFi生态;而闪电网络则基于比特币区块链,通过搭建支付通道网络完成比特币支付。TokenInsight发现在5月12日有大量比特币进入WBTC网络,导致其锁仓价值翻倍,并远远超过闪电网络的比特币锁仓额。 WBTC与闪电网络锁仓价值对比,来源:Skew WBTC官网显示该笔比特币(如下图所示999.6枚)其持有者为融资平台CoinList,同时CoinList平台在当天将取得的WBTC转入到Nexo钱包地址中,Nexo为该笔比特币的真正持有者。 WBTC新增需求,来源:WBTC WBTC转入Nexo钱包地址,来源:Etherscan 5月20日,Nexo通过Maker协议将此近1000枚WBTC进行抵押,用以产生400万枚Dai。而WBTC在本月初才由MakerDAO投票通过作为Dai新增的抵押品,两个事件发生时间点极为临近。 WBTC抵押生成400万枚Dai,来源:Oasis Dai Stats表明此次抵押之后,WBTC总产生量的50%被锁在Maker平台上。同时通过抵押WBTC产生的Dai累计数量占Dai总产生量3.76%。目前Nexo尚未表明为何要获取如此多Dai,但Nexo作为即时借贷平台可凭借自身平台优势进行跨平台套利。 5月21日,又有一笔大额比特币涌入WBTC网络,数量再次刷新纪录,达到近1500枚,且产生的WBTC在生成后40分钟内被发送至Nexo钱包地址。5月22日,该笔1500WBTC被抵押生成500万枚Dai。同时Dai Stats数据表明WBTC锁在Maker协议内的占比从50%升至至68.37%,而通过抵押WBTC产生的Dai累计占比翻倍,升至7.68%。 WBTC转入Nexo钱包地址,来源:Etherscan WBTC抵押生成500万枚Dai,来源:Oasis
二、 比特币锚定品
本月2500枚WBTC的产生与抵押引起数字资产业内人士对非以太坊资产(尤其是比特币)在DeFi生态中发展的关注以及兴趣。目前DeFi项目仍以ETH为基础资产和抵押品。但由于比特币本身充足的流动性、大规模交易量以及广大的用户群体,有不少项目积极尝试将比特币整合进DeFi生态系统中。这些项目均通过比特币锚定品连接比特币与DeFi。 比特币锚定品包括WBTC (Wrapped Bitcoin),imBTC (TokenIon),tBTC (Keep Network),SBTC (Synthetix),renBTC (Ren),和pBTC (pTokens)。其中WBTC在CMC上显示市场价值约1,200万美元。 由于比特币锚定品产生需要将比特币锁在各区块链网络内,未来大量比特币持有者进入DeFi生态将使大量的比特币锁在DeFi生态中,造成比特币链上交易减少。但目前Maker已为四种抵押品设定债务上限,其最初目的在于保证抵押物组合的多样性。此设定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比特币在Maker协议上的数量。 截至5月23日Maker协议上各抵押品债务上限和使用率如下图所示,WBTC使用率已接近100%,并超过ETH使用率。95%意味着在债务上限不变情况下,如果Nexo不偿还Dai以降低使用率,那么未来比特币持有者通过抵押WBTC进入DeFi生态仅剩5%(即50万枚比特币)的空间。 Maker协议各抵押品债务上限及使用率,来源:Maker WBTC债务上限仅为1000万枚,而目前已有900万枚来自同一个平台,这对比特币能否促进以太坊生态良好发展投下些许阴影。但TokenInsight认为Maker将WBTC作为新增Dai抵押品,为比特币进入DeFi生态提供翘板。在未来更多基于比特币的新方案将会产生,DeFi生态将通过各种协议平台涌入更多比特币。这些比特币持有者(比特币信仰者、传统金融机构)将更多参与到DeFi中,同时促使数字资产行业发展更加迅速、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但关于比特币能否动摇ETH在DeFi中的底层资产地位,TokenInsight认为仍有待时间检验。 (责任编辑:admin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