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NFT平台具有社交潜力,有可能成为抖音一样的社交平台。Element联合创始人、火星区块链合伙人许波描绘了一幅未来NFT开放平台的景象:产品可以跨链和开放铸造,NFT底层协议会保护创作者和收藏者的权益;在平台上用户可以实现UGC(用户内容生产)、评论、点赞甚至更多的社交互动形式;随着用户的增多,NFT平台也会出现信息爆炸,个性化推荐将在区块链世界复现。届时,NFT维度的引入为所有内容打上唯一标识,增加了内容的流转价值,也恰恰顺应了创作者经济的发展。 但另一方面,我们都能观察到当下互联网环境的嘈杂和意义消解,为了营造更美好的链上世界,或许还需要建设者做出更多有益探索。 相比以上几个场景,NFT最大的使用场景或许依然在金融领域。王翔认为,NFT是价值类资产的虚拟映射,从这个角度上讲,NFT与金融交易在概念上的间隔并不大。4月底投资机构USV在其网站发布了一篇名为《自然资产代币化》(Tokenized Natural Assets)的文章,对此作出了回应。作者David Gabeau提出将过去难以量化环保收益的自然资源代币化的构想,让区块链技术与合法性社会力量相结合,实现自然资源治理的全球合作并释放自然资源的真正价值。文章提到将自然资产转变为区块链上的加密资产,将赋予自然资产以下重要属性: 透明的唯一性——解决过往注册新单位即可重复登记自然资产的问题; 及时进入全球市场——链上世界的无边界与自然资产的全球性相契合; 用作抵押品——发行新的稳定币与自然资产挂钩以支持环保; 公开第三方资产质量检验——允许任何第三方添加自然资源验证和质量数据,并对参与者进行激励 通过自然资产代币化,David Gabeau认为可以更好地实现诺贝尔奖得主埃琳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提出的公共资源可持续管理与共享原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