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大惨案你一定还历历在目,是个圈内人就很难忘记这一天,毕竟这是可以与312“齐名”的史诗级瀑布。 你可能也听说过XVS在519当天遭遇的尴尬,XVS遭遇了“史诗级”清算,而这场清算,本质上来说与519当天的暴跌几乎毫无关系。 事情是这样的,众所周知Venus是可以抵押XVS,借出BTC或者ETH等资产的抵押率为80%,而XVS的流动性相对于主流币其实差很多。某大户发现了这个“漏洞”,便有了如下神操作: 1.短时间内花了几千万美元,把XVS的价格从70美元拉倒140美元。 2.高位抵押XVS借出了四千个BTC和上万个ETH。 3.跑路。 4.任由XVS价格迅速下跌开始清算。 5.XVS由于流动性不够短时间内无法清算,给XVS平台造成了上亿美金的坏账。 据一位社区成员说,上百万个待清算的XVS低价挂在那,被清算人(大概率是机器人)花了十几个小时才慢慢买光。 于是引发了我们这样的思考:当前的多链宇宙下,是否每条链真的可以独立运行好一整套DeFi的金融体系?包括兑换,借代,稳定币,合成资产。 就目前的区块链现状而言,这个答案很有可能是“悬”。 01 无处不在的清算 清算是个平常你完全不会注意到的事情,因为确实不怎么发生。然而当极端行情来临之时,清算无处不在。 就拿DeFi基础四件套:兑换、借代、稳定币(这里特指Defi原生加密抵押型稳定货币,比如DAI,LUSD等)和合成资产来说。你会发现除了兑换,其他三个都有清算机制作为其核心组件。 简单来说,不清算,无DeFi。每次极端行情,像是312、519,也都相当于是一次各个项目的清算机制,乃至整个DeFi系统“健康程度”的一次大考。 各个平台的清算各不相同,比如MakerDAO是资产拍卖机制,Compound和AAVE是清算者直接以折扣价接管债务人的仓位机制,最近的稳定币新秀Liquity LUSD更是设置了三重清算(稳定池,债仓转移,全局清算)机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在这儿就不展开讲了。 然而无论是何种清算机制,都避不开这么基本三大步: 1.待清算资产打折。 2.清算人买走折扣价债务。 3.清算人卖出以折扣价买入的债务。 不难看出在整个清算系统之中,清算人这个角色,都是核心中的核心。 02 312 MakerDAO清算失败简易复盘 和矿工一样,清算人也是受到经济激励的一群人。毕竟清算资产是打折出售的,只要你抢到并在足够短的时间内卖掉,这就是一笔几乎稳赚不赔的买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