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时时刻刻盯着MakerDAO、Compound、AAVE和Liquity等项目里面的符合清算条件,或是临近清算的资产,待到清算发生时便一窝蜂的冲上去。就像是一群秃鹫,盯着一只濒死的兔子,待到它倒下的那一刻,便看谁俯冲的更快,抓的更准了。 估计你不难想到,这种事情怎么可能会是人用肉眼盯着,肯定都是无数个写好的机器人程序,在那无时无刻不停的监控。 以太坊是个黑暗森林,里面不光有各路套利机器人暗中潜伏,还有各路清算机器人时刻待命,甚至许多清算机器人会用到闪电贷这种高级工具进行0风险清算 (拿自己的钱买入打折资产再试图原价卖出,在价格迅速滑落过程中是存在“入不敷出”风险的)。 那么312MakerDAO最后为什么会出现0元的价格赢得拍卖,从而累积了几百万坏账的情况呢?主要是因为当时ETH堵到Gas费用已经超过1000gwei(1 ETH = 10^9Gwei) ,这导致两个后果: 1.MakerDAO的拍卖机制里,最拥堵的是很多出价比0高的兑换因为Gas费用不够,从而没被打包。 2.更关键的是,很多清算机器人在那种超高Gas的情况下停了。这不难理解,机器人是逐利的,当Gas费用太高,超过了资产折扣价,或者说每次清算失败的Gas成本太高,那么许多机器人便会“停机”。 这与每次BTC价格下跌跌破许多矿机的“关机价”导致矿机关机一个道理。据说312那天MakerDAO的拍卖到最后只剩三个清算者参与竞标,每个人(or 机器人)都以0元的价格赢得过拍卖。 03 XVS暴露的清算深度问题 312暴露的是MakerDAO在ETH上遭遇的“清算人买走”折扣价债务“这一步的问题,519暴露的则是XVS在BSC上遭遇的”清算人卖出以折扣价买入的债务这一步的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当80美金的XVS打折到70被清算人买走,清算人却发现因为滑点以及深度的问题,量大的话再卖的时候只能卖到65,这就尴尬了…… 这也是撸走XVS羊毛大户原本的算盘。在自己手里XVS够多,想要出货,市场深度承接不住自己“砸盘”的前提下,把XVS抵押给系统,相当于以最高价的80%(XVS的抵押率)卖出了手头所有的XVS,而接盘的则是所有清算者+无法清算所导致系统自身的坏账。 这引起了许多讨论,尤其是XVS作为一个流动性不那么好的资产,80%的抵押率是在太高了,这才引发了此次坏账事件,如果抵押率是50%,这些问题也许根本不会发生。 亦或者,只接受BTC、ETH这种高流动性资产做抵押,此类问题同样可以避免。那么问题来了,即便是只接受BTC,ETH这种高流动资产作为抵押,在多链宇宙的大环境下,清算是否会是问题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