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业内人士告诉EqualOcean,数字人民币正在技术测试阶段,采用与大量场景方合作的方式,测试是否能够跑通整体支付体系。零壹财经报告显示,2019-2020年,数字货币研究所与商汤科技、京东数科等十余家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机构覆盖兑换流通各个环节,且均是所在领域的领军企业。 美团点评、bilibili、字节跳动都曾宣布,与参与数字人民币项目的银行开展合作;微众银行已出现在数字人民币钱包的界面,状态为即将开通;拉卡拉2020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在数字人民币上投入超3000万元,未来三年计划投入5亿元,推进并增强数字人民币及商户数字化服务;海航集团新生支付在数字人民币海南跨境电商的试点支付中,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商户配套服务;京东数科则试点了企业支付和数字人民币发薪。 影响不止于支付 虽不是取代关系,但数字人民币试点的零售支付场景,无论是线上电商平台,还是线下门店,都与第三方支付方式存在重合,竞争不可避免。 数字人民币作为新兴的支付方式,在很多方面存在很多优势,在技术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比如具有支付即结算、可控匿名、双离线支付等功能。 支付即结算,即交易过程中不再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的服务,不需要再到银行体系做清算,能够实现交易短平快的目标,即交易链条短、流程平滑、速度更快,降低双方交易成本,法律关系也更加清晰。 站在消费者使用角度考虑,可控匿名是数字人民币的一大优势。苏宁金融研究院黄大智认为,消费者买东西,并不希望别人看到我买了什么、花了多少钱,数字人民币可控匿名的隐私保护,可以将这些信息隐去。 双离线支付功能,即不需要网络即可实现交易,给未来一些新的支付场景提供了想象空间。 不过,数字人民币给不同类型第三方支付平台带来的冲击是不一样的,影响也需要从不同方面去考量。 在黄大智看来,目前市场上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分为以下三类: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绝对头部平台;内嵌于自身集团生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比如百度、京东、苏宁、携程、美团等;较小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 公开数据显示,第一梯队的支付宝、财付通目前以较大领先优势占据市场头部地位,第二梯队的支付企业则在各自的细分领域发力。 黄大智表示,支付宝和微信在零售支付占有非常大的市场,用户体验和实战案例做得好,消费者考虑到便利性和快捷性,依然会从这个渠道进入消费数字人民币。 这部分市场带来的收益也是可观的。根据蚂蚁集团2020年披露的招股书,2020年上半年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收入为260.1亿元,占总收入比例35.9%。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