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数字人民币推出的首要考量究竟是什么?又是否会对目前的数字货币行业带来根本冲击? 02 数字人民币核心定位是在现有货币体系中实现“现钞的数字化” 其实严格意义上讲,数字人民币和Libra、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相比并不是一个维度的事物,也不是专门为了“对付比特币”而生。 因为不同于后者跳脱出既有信用法币圈子的全新“搅局者”身份,数字人民币本质上只是法币(严格意义上讲是纸钞、硬币)的数字化形态,将数字人民币类比做人民币在“印刷技术”上的进步或许更能直观地理解: 数字人民币只是将人民币从纸张(金属)的载体形式转换为了数字化的字符串,其它层面涛声依旧——“由央行发行,与日常使用的纸币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从法权上效力和安全等级最高”。 所以央行发行数字人民币的目的,主要是基于现有货币体系中现钞(纸钞、硬币)发行中暴露的种种问题:譬如现钞(纸钞、硬币)为洗钱、腐败、贩毒等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的滋生壮大提供了绝佳空间,同时也为央行感知经济社会的资金流向带来监控死角,使得货币政策的效果反馈大打折扣,最终导致央行的货币政策偏离预期目的。 而替代了现钞的数字人民币,则能明显帮助央行解决上述现有货币体系中的种种问题: 1、数字人民币能大幅降低发行、兑换等成本 根据CEIC截至2021年3月的最新数据,我国人民币M0(简单理解为纸币、硬币等现钞)近5年来持续走高,目前已经突破8.65万亿,每年都需付出高昂的现钞发行成本(印刷、发行、押运、流通、破损、销毁等)及兑换过程中的摩擦成本。 ![]() 2016-2021的M0增长 而在数字人民币体系一次性搭建成型后,可以大大降低现下现钞发行、兑换过程中的高昂成本,理论上后续也只存在对应数字人民币体系的运营维护成本,且逐年边际递减直至趋近于零。 同时数字人民币相比现钞也可提高流通过程中的透明度与流通效率,从而有效提升支付清结算的效率和央行对资金流动的监控。 有朋友可能会说,如果是降低纸币等发行、兑换的成本并提升资金流向监控能力,那现有的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就可以实现,那为何还要“多此一举”呢? 关键就在于第三方支付依赖于传统银行账户,无法满足公众对于匿名兑换、线下兑换的两个关键需求,从而不可能完成取代现钞的历史使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