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 Swarm 中还有一个名为「钉住(pinning)」的功能,它可以将特定数据钉在用户的本地节点上,这些被钉住的数据会成为用户存储的一部分,无法被 Swarm 网络删除。如果这些被钉住的内容不在「储备(reserve)」之内,则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去储存它们,换言之,如果用户想要钉住邮戳(postage stamp)过期的内容,就需要为它们准备额外的存储空间,负责专门存储这些邮戳过期的内容。 总的来讲,「储备(reserve)」是维持 Swarm 网络的必要组成部分,而「缓存(cache)」则是为加快数据传输及减少支出费用而存在,因此即便没有节点进行「缓存(cache)」,只要「储备(reserve)」还存在,Swarm 网络便可成立。 无挖矿的覆盖网络Q:什么是无挖矿的覆盖网络(non-minable overlay)?它是如何运作的? 官方解答:Swarm 的节点随机选择它们的覆盖地址(overlay address)——定义用户所存储块的地址,我们总是假定覆盖地址均匀分布在 Swarm 网络中,不过实际上,由于此前覆盖地址完全取决于用户的以太坊地址,用户在所谓的「挖矿(mining)」过程中,进行了多次尝试后其覆盖地址就会落在某个「邻域(neighborhoood)」中,这就有可能导致一些不良情况的发生,比如某区域的网络比另一区域的网络拥有更高的容量,又比如一些用户只在某一特定「邻域」进行反复挖矿,导致该「邻域」从网络中被完全孤立,因此我们才采用了无挖矿的覆盖网络(non-minable overlay)。为了实现这种覆盖网络,我们加入了另一种要素,以定义一个用户的覆盖地址,如果用户想要选择「邻域」,就需要在 Dai 侧链上进行交易,即需要花费真金白银。这种机制下,节点运营者依然可以选择「邻域」,但是必须付费。事实上,除了覆盖地址有所不同以外,大部分节点运营者不会感受到什么改变,这个更多的是一小部分内部机制的改变。 运行节点需要质押 BZZ 吗?官方解答:不需要,目前用户无需质押 BZZ 以运行 Bee 节点,用户可以在 0BZZ 的情况下运行 Bee 节点,然后有可能通过服务于网络的形式赢取奖励。想要以 0BZZ 加入 Swarm 网络是完全可能的,用户可以在不部署支票簿(chequebook)的情况下成为节点运营者,不过如果用户想要部署支票簿,将支票兑现(cash out)或购买邮戳等,那么用户就需要 xDai 与 BZZ。当然,目前的版本中无需质押,并不意味着今后也绝对无需质押,关于 Swarm 接下来的激励机制,未来还会进行多次迭代更新,请大家持续关注。 为什么不提倡运行云节点Q:虽然可以在 AWS 等云端运行 Bee 节点,但是从意识形态上来讲为什么 Swarm 的节点不适合在云端运行? 官方解答:基本上来讲,Swarm 鼓励用户掌握自己的节点,当用户将节点托付给云端时,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己的控制权,将其交给了云端这一第三方,虽然它可以在云端完美运行,但这对去中心化不利。Swarm 基金会支持并鼓励用户运行自己的节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