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我就想,我最好去研究下过去储备货币的涨跌。在美元之前,有英镑,在此之前还有荷兰盾。我去研究了这些周期。 我们处于周期中。首先是一个金融周期,它与债务和金融资产的创造有关。 还有一个内部凝聚力冲突的周期,也与货币有关。随着财富差距的扩大、价值观差距的扩大和政治差距的扩大,冲突会越来越多。 第三个周期是大国的崛起挑战现有大国,比如中国崛起挑战美国。 他们都在一起相互关联,归结为一个基础问题:国家的经济实力强不强? 我先讲一下金融周期。这个周期实际上是信用创造购买力。它是一种短期的兴奋剂、长期的抑制剂,因为你必须偿还它。每当经济疲软时,国家会用信贷来刺激经济、提振经济。他们一直这样做,直到它变得越来越困难。当进入零利率时,情况会变得尤其困难。 而且那些债务也是某些人的资产。他们拥有债券,拥有所有这些金融资产,以及对实物的债权。 当我们想到金钱或财富故事时,人们会问,咱们的财富在哪?我们倾向于将其定义为金融资产,但这些金融资产除了出售、获得商品和服务外没有其他用途。 当债务变得非常庞大,且持有的激励不再存在时,就会出现一个历史上一直会有的问题:太多的人们都想把拥有的金融资产变成有形资产,于是印钞不可避免。 我们如今所处的循环,始于1945年二战结束时的新的世界秩序,当时美国获得了胜利。 这些周期循环就是这样发生的:有冲突,有赢家,有新的游戏规则,有新的储备货币,即美元。 美元与黄金挂钩,钱就是黄金,这些小纸片会给你金子。该系统导致我们凭借储备货币的特权进行消费,我们会花掉比挣得更多的钱,而那些得到这些美元的人,会把这些美元换成黄金,于是黄金库存下降,金价不断上涨。 1971年,我当时还是一名纽交所的职员。美国总统尼克松宣称停止美元和黄金之间的自由兑换,这导致了美元大跌和70年代的持续印钞。 我们现在也正处于类似的情况:实际利率下降、流动性收紧,因为没有足够的钱,没有足够的硬通货,但每个人都需要更多的钱。 钱就成了信用。政府创造了大量信贷,中央银行印了大量货币。但是持有现金的动力不大。如果你持有现金,不仅没利率,还要面对通货膨胀率,比如每年2%,然后还有税收等其他东西。持有债券其实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