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业务发展已步入快车道。2021年半年报披露显示,截止6月末,建设银行开立的个人与对公钱包合计数量已突破800万个,累计实现交易金额189亿元。同时,部分股份行、城农商行也积极响应数字人民币战略,先后完成系统接入与场景建设。 业内人士表示,大型银行是数字人民币试点的主要力量,发挥了丰富线下应用场景的关键作用,同时更多中小银行的持续接入,也能使数字人民币的消费场景延伸至县域和乡村,从而扩大数字人民币使用的覆盖范围。 建设银行副行长张敏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建行将积极探索智能合约、双离线支付交易和硬件钱包应用的创新工作。业内人士透露,目前部分银行正针对智能合约、隐私计算等方面开展研究,这或许是数字人民币未来的发展方向。 国有大行:钱包数量与交易金额实现双突破根据人民银行的相关部署,目前数字人民币的指定运营机构包括“中、农、工、建、交、邮”国有六大行以及招商银行、网商银行、微众银行。其中,招商银行于近期获准加入试点,而截至目前,网商与微众两家民营银行尚未正式开启该业务。 从已披露的情况看,建设银行的开立钱包数量位居首位,截至6月末,共开立个人钱包723万余个、对公钱包119万余个;其次为工商银行,累计开立个人钱包356万个、对公钱包70万个;交通银行的个人钱包数量也突破了100万个。 在交易量方面,建行累计交易笔数达到2845万余笔、交易金额约189亿元;交通银行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金额达25亿元、交易笔数近630万笔。 “作为指定运营机构,大型银行在技术创新、系统搭建、场景拓展以及数字人民币的知识普及等方面,创造了主要的贡献。”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丰富应用场景对于实现数字人民币的公平性和普惠性十分重要,尤其在线下场景的拓展方面,大型国有银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与各类商户完成对接等。 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表示,目前来看大型银行在数字人民币的场景应用、个人钱包和对公钱包开立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试点效果显著,但从总体上看,试点还是处于初期,相比各银行已有的用户规模,数字人民币目前的个人与对公钱包数量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在机构设置方面,邮储银行中报显示,为提升数字人民币服务输出能力,建立开放共享、形态多样的数字人民币生态圈,在上半年已增设数字人民币部总行一级部门。 “通过设立相关部门,有助于邮储银行借助数字人民币更好地服务用户,增强零售用户粘性。”董希淼分析认为,邮储银行的定位是大型零售商业银行,支付结算是其重要的根基,因此数字人民币业务将是一个重要的着力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