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机制的 X-BTC 并不少。DeFi 在今年爆发后,tBTC、pBTC、renBTC 等多个锚定类 BTC 诞生。早在去年 10 月,钱包服务商 imToken 旗下的 DEX Tokenlon 就发行了 imBTC。 锚定 BTC 资产市值对比 Tokenlon 运营负责人晓伟告诉蜂巢财经,当时发行 imBTC 的确是因为看到了巨大的空间,「BTC 在中心化的交易场景中有非常好的流动性,而以太坊上的 Maker CDP 和 Compound 等 DeFi 应用上缺乏优质抵押品,制约了流动性规模的扩大。」 「想象一下,当用户拥有一枚可编程的比特币,能与 DeFi、Staking 或 DEX 等智能合约无缝交互并产生价值,而且还能拥有 15 秒的交易出块速度和即时收益,这件事是不是就很值得尝试?」这种便利性和可能产生的价值,反过来刺激了 Tokenlon 用户交易 BTC 的需求,「所以我们毅然推出了 imBTC。」 「币王」大举进入 DeFi 还需通两关DeFi 需要 BTC。 那么,持有者会将自己的 BTC 放入 DeFi 协议吗?当这个问题摆在用户面前时,迟疑还是有的。 「我肯定会参与,」DeFi 发烧友赛博是愿意的,但前提前是能保证安全,他说,由于比特币主网本身不支持智能合约,目前的跨链方案都不够完美,安全性将是用户的最大顾虑。 wBTC、imBTC 都是利用智能合约发行锚定资产的方式,实现 BTC 在以太坊上的跨链流通。其中,wBTC 用显示链上余额的页面来保证透明性,同时有相应的 DAO 社区组织用以实现去中心化决策。但用户抵押其中的 BTC 是由中心化机构 Bitgo 托管的。 11 月 15 日 wBTC 还剩 124260 枚 这曾引起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对 wBTC 透明度不足的质疑。今年 8 月,他在推特上表示,依然担心比特币锚定币 Wrapped BTC (wBTC)是否值得信赖,「希望这些代币至少能迁移到大小合适的多签名智能合约上。」 imToken 运用负责人晓伟也坦言,当前由于区块链基础设施的限制,BTC 的跨链流通无法在理想的去中心化与易用性上做到两者兼得。imBTC 选择遵守安全、透明的原则下,暂时使用中心化托管,先保证 imBTC 的易用性。Tokenlon 也正在探索去中心化,计划在不失易用性的前提下将中心化托管转型为 DAO (去中心化治理)的托管方案,实现更透明的管理。 「去中心化管理抵押资产是 BTC 流入 DeFi 市场面临的挑战,」晓伟还认为,使用成本也会让一部分人放弃抵押 BTC,「因为每种 ERC-20 的 BTC 都有特定的用途和场景,用户在使用 BTC 参与 DeFi 时,需要进行跨链,不同格式之间的转换操作会导致 BTC 在以太坊上无法平滑映射,这就增加了摩擦成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