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IPFS - 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 星际文件系统,是一个点对点的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IPFS的愿景是构建一个全世界的分布式网络,用来替代传统中心化的服务器模式,所有的IPFS节点组成一个分布式网络,每个节点都可以存储文件,用户可以从IPFS构建的网络中以DHT(Distributed Hash Table,分布式哈希表)的方式获取文件,从而实现了新一代的完全去中心化的网络,旨在取代现有的万维网。IPFS功能很丰富,如DHT组网,文件存储,Bitswap文件交换等功能。 文件存储和文件交换的技术详解可以通过之前的推文内容进行了解,今天我们来了解这个文件系统的“地基”——网络模块。 IPFS网络初识 IPFS是一个开源项目,要达到它声称的构建一个全世界的分布式网络的目标,那么他必然要先解决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节点的连接问题。 首先,看一下IPFS网络部分配置,如下图所示,红框内部的Swarm是IPFS监听的网络地址,其中支持ipv4和ipv6协议,且默认支持QUIC协议。 *QUIC协议是由google最先提出的,目前已经提交给互联网工程任务小组(IETF),成为了正式的网络规范,相对于TCP来说QUIC网络传输协议的传输速度更快。 IPFS节点启动之后日志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IPFS节点监听了以下网络地址,其中包括本地的、局域网、广域网的地址,最后还有/p2p-circuit地址。 问题来了,为什么需要监听这么多地址? 那是因为IPFS是一个开源项目,为了让全世界各地的节点连接起来则必须要解决各种网络情况下节点连接的问题。 监听本地地址,这样本地启动多个IPFS节点,它们之间可以以该地址进行连接,监听局域网地址,这样内网内启动多个IPFS节点,它们之间可以以该局域网地址相互连接,监听广域网地址,这样公网中启动多个IPFS节点,它们之间可以以该广域网地址进行连接。 通过上述方式就解决了大部分网络情况下的IPFS节点的网络连接问题: 2个节点都在同一主机:通过127.0.0.1地址连接 2个节点在同一个内网内:通过局域网地址连接 2个节点都有公网地址:通过公网地址连接 1个节点在内网,1个节点在公网:内网的节点通过在公网节点的公网地址连接 这里有一个问题,如果2个节点处于两个不同内网环境,由于存在NAT设备,NAT设备可能是对称型,对称型的NAT设备是没有办法穿透的,所以IPFS提供了relay的方式解决不同内网环境下节点的连接问题,上面提到的监听/p2p-circuit地址则是为了解决该问题,对于2个处于不同内网环境不能直接连接的节点,通过配置relay节点中转从而建立连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