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y节点的地址/p2p-circuit/p2p/目标节点id 而IPFS node3的节点地址列表中,IPFS node4和IPFS node5的地址均为局域网地址,这样就完成了公网节点、处于NAT设备后的局域网节点的组网过程。 总结 以上就是IPFS网络的组建过程,为了方便描述只是以几个IPFS节点为例。 实际上IPFS的这种网络组建方式也能很好地支持超大规模节点的组网,当节点规模很大的时候(数万节点),设置数十个节点作为种子节点,通过DHT组网就能完成数万甚至更多节点的组网,此时每个节点的长连接数量保持在数百个,后续节点间通信时,如果还没有建立连接,可以通过DHT根据节点id查询该节点的地址信息(地址列表,包括所有公网和局域网地址),然后通过该地址连接该节点最后完成通信过程。 IPFS网络的这种组建方式也非常值得分布式系统学习和借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