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NESTFANS.知鱼 出品 | NEST爱好者(nestfans.com) 引言:我们生活的物理世界各类治理,通常是由一个中心或者多个中心决定的,在现实世界的治理规则中,是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层级分明,当比特币诞生发展至今,衍生出来的一系列生态,我们才开始有了一个新的思路——人人可参与的协作系统。 DAO 最早是从以太坊网络中提炼出来的。在两年前 IC0 风靡之际,人们从以太坊网络中构想出来了一个新型的社会组织形态,通过以太坊的智能合约,人人可以在以太坊网络上筹集资金发行 Token,持有 Token 的参与者便可治理这个项目,无需许可,人人平等,代码即法律。 这是 DAO 治理思想的萌芽,很显然,这并不成熟。当初的构建大多也是失败的实验,经过两年的摸索与探究,不断的实践总结,这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形式,也逐步提炼的更加准确。 DAO 治理的概念 DAO 是英文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的缩写,是基于区块链核心思想理念,由达成同一个共识的群体自发产生的共创、共建、共治、共享的协同行为,衍生出来的一种组织形态。DAO 是区块链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之后的附属产物,是人类协作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的进化,其本质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一种形式。 事实上,比特币作为第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协议,被广泛认为是第一个完整的 DAO。DAO 需要初始编程,但规则一旦建立,它们就会自动工作,并继续在不受外部来源干扰的情况下履行其职能。 DAO 的理想国 凯文·凯利在《失控》一书中解释了分布式网络的特性:没有强制性的中心控制;次级单位具有自治的性质;次级单位之间彼此高度连接;点对点间的影响通过网络形成了非线性因果关系。我们从中可以领会到的就是弱控制、分中心、自治机制、网络架构和耦合连接等等与工业社会完全不同的信息社会时代的新型的社会结构、商业模式、人际关系,这是对区块链协议精准的提炼。 在设计一个 DAO 的运行机制时,需要考虑和分析的因素有很多,其需具有能与陌生人达成共识的组织目标和组织文化(组织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具备能与陌生人达成共识的包含创立、治理、激励等内容的规则体系,且此规则通过区块链技术置于链上,还要能与所有参与者形成利益关联的 Token 来实现全员激励。 在一个理想状态的 DAO 系统中,管理是代码化、程序化且自动化的。“代码即法律”(code is law),组织不再是金字塔式而是分布式,权力不再是中心化而是去中心化,管理不再是科层制而是社区自治,组织运行不再需要公司而是由高度自治的社区所替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