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用偶然性来描述这种现象,跳出DeFi,会发现原来使区块链得以运转的算力,也是以池的方式组织的,我们称其为矿池。 思考:区块链是点对点的,如何把点组织起来?汇点成池是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有何特点? 以借贷为例。如果一个贷方有一千万,一个贷方有一万,在传统的组织结构中,有一千万的一方很容易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建立起垄断,比如降低利率使另一贷方的资金利用率变低,甚至把另一方挤压出市场。 但在池的模式中,一万和一千万是公平的,一万的资金利用率和一千万相同,一万的收益就是一千万收益的千分之一,哪怕你有一千亿,也无法因为一千亿而获得额外的优势,而这在传统的组织结构中是不可能的。 池似乎是一种与去中心化世界相适应的组织形态,它有着消除中心化垄断的特点。在链下世界,是点与大点的关系;在链上世界,是点与池的关系,点与点的差别被抹平了。 此外,池是一种松散的组织形态,点本身可以不受约束地从一个池流向另一个池,这可以很大程度地消除池凭借自己的优势来制造额外的阻碍流动的篱笆,从而进一步扩大自己的优势,进而形成并受益于中心化。 如果区块链的祖先模式中有着点对点、去中心化的部分,池也许是一种合目的性的进化方向。 发散思考: 1.池比较容易处理同质化的对象而较难处理非同质化的对象(难以定价),这也是在衍生品领域池模式还未取得绝对优势的一个原因。 也许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细化,即把一种非同质化对象归类为几种同质化对象、或者把非同质对象进一步划分为同质化的部分和不同质的部分;一个方向是钝化,即把非同质对象通过复杂的定价算法按同质化对象处理。 2.NFT 代表的是非同质化的对象,如果NFT 交易领域能有突破性的新方式,那么同质化对象就交给池,非同质化对象就交给这种新方式。但目前还未看到或许能承担这一重任的方式。突破可能来自于NFT 传统领域的进化,也可能来自DeFi 领域的需求推动。 我个人不喜欢一提到NFT 领域就局限于NFT 的买卖,NFT 代表的不是某种炒作标的,它是链上世界非同质化对象的表达方式。对比DeFi 来说,DeFi 的繁荣是众多不同的协议有着各不相同的玩法,我们无法想象不同DEX 的区别在于它们上的币不同,而这几乎是NFT 的现状。 Flow 在链的设计上把NFT 作为资源,面向资源编程,可以支持NFT 的可操作性,以及NFT之间的可交互性、可组合性,这是一种不同于DeFi 中的协议交互的思路,该思路能否成为NFT 生态进化的一种突破口?不过Flow 的这种实现依赖于链本身底层的设计,不知是否能在其他公链上借助于NFT 标准的制定来实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