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矿如何监管?专家呼吁推出更清晰政策 近年来,国内对虚拟货币挖矿清理整顿方面动作频频。 关于虚拟货币“挖矿”的监管问题,《每日经济新闻》此前曾报道,2018年11月,贵州等地的虚拟货币矿场被要求停电整改,接受税务检查和进行实名制的登记工作。另外,这些矿场还被要求签署公安部门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保障书。 虚拟货币挖矿产业还曾险被列入淘汰产业列表中。不过,2019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原列入淘汰类产业的“虚拟货币挖矿活动”被删除。 国金证券(行情600109,诊股)认为,目前除了2018年1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办工作领导小组和2019年4月发改委发布的两份文件,国家监管机构层面尚未出台专门提及加密货币挖矿的文件。虚拟货币挖矿活动面临的监管政策并不明确,这给矿场投资带来了不确定性。 在行业人士看来,相关部门对于虚拟货币挖矿的整顿、清理不规范产能有效退出的态度未变。 一位区块链领域的专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挖矿”产业与实体经济并无关系、耗能较大,一些企业存在安全隐患。很多矿场主在内蒙古申请矿场建设时,一度对外宣称“大数据处理中心”,对内在做“挖矿”生意。在矿场和各地政府的合作案例中,多数都采用大数据处理分析的名义来申请,这样不仅能通过政府审批,还能拿到国家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补贴、电费优惠。 而在监管方向层面,盘和林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国对于比特币交易是严格限制的,金融属性是不被允许的,但是对于挖矿没有明令禁止。近几年,国家对于虚拟货币挖矿行业的整顿力度不断增大,未来还需要对虚拟货币生产、交易方面有更清晰的表述。毕竟,矿场最终需要出售手中的比特币,而这些出售行为,依然需要有更加明确的政策表述、规则监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