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舆论认为,星展银行加密交易平台为新加坡正式进入加密货币产业打响了头炮。但其实早在2018年,瑞士亚洲金融服务公司已经在新加坡推出了加密货币对冲基金—— Kryptos Alpha,号称是新加坡首个加密基金。Kryptos Alpha通过不同交易所和加密货币套利,也会参与有潜力的ICO项目,追求绝对回报。基金经理Zhang Sheng Quan在2018年的采访中表示,基金资金来源于高净值个人,并且有意引入家族办公室投资者。 新加坡三箭资本(Three Arrows Capital)也是著名的加密货币对冲基金,持有超6%灰度GBTC股份,并专门成立基金DeFiance Capital,基础层上投资了比特币、以太坊、波卡币和大批DeFi项目。三箭资本已在新加坡金管局登记为基金管理公司。但如何通过三箭资本的数字货币投资组合投资,有意向的投资者是否面临投资门槛,目前尚待明确。 新加坡金管局并未对专门投资加密货币的基金公司作出特别规定,而是更多把重心放在数字支付货币服务商的监管上。最近,新加坡国会通过了《支付服务法修订草案》,扩大了加密货币的监管范围。 可以见得,亚太地区专注加密资产投资的基金多属于对冲基金和量化基金,投资门槛较高,限制条件多,暂未找到和灰度类似的信托基金。那么他们有潜力成为或者开发出亚太版“灰度”吗? 先撇开香港证监会“专业投资者“的紧箍咒不谈,香港在金融基础设施方面已经相对完善,基金、信托法规到位,港交所主推的房地产信托基金投资产品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式。在香港培育亚太版“灰度”存在一定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新加坡目前监管相对宽松,但也存在一定的政策明确度风险,未来是否会推出相关措施有待观察。 结论: 1、香港、新加坡加密货币政策尚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与美国无法相比,因此大规模类似灰度的基金短期内无法出现。 2、香港、新加坡加密货币生态与美国无法相比,也缺乏类似DCG这样的“巨无霸”,可以支撑一个巨大如灰度的体系,其中包括Genesis、coinbase、CME等生态组成,只有在一个相对成熟的生态下,才能形成灰度这样复杂的套利衍生品体系。 3、未来香港、新加坡能否出现灰度,取决于加密货币政策的确定性增加,以及两地加密市场的发展成熟,尤其是两地的高净值人群与机构对配置加密货币的认可程度。这个未来并不远。火币作为亚洲最大加密生态的构造者,此时进入也许会加快这一进程。 4、比特币、以太坊的基金产品推出,将吸纳更多传统资金进入,进而助推主流项目的价格。(图片来自chepicap)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