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传统金融公司在拥抱加密货币以及加密技术。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上市,加拿大金融当局批准比特币ETF,美国全球托管银行梅隆银行决定处理比特币和以太坊等数字虚拟资产,数字资产银行 Anchorage最近完成的8000 万美元 C 轮融资背后有新加坡政府基金加持;诸如此类的事件都说明了传统金融公司在拥抱加密货币及技术,2021年将成为区块链元年。 然而这种“拥抱”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些较为开明的国家的传统金融公司以及监管部门从“排斥”到“逐渐接受”的态度改变是潜移默化的。(这些国际包括新加坡/瑞士/英国/加拿大等对加密货币较为开明的国家。)从监管角度出发,“堵不如疏”——当这个市场已经成长到一定规模时,完全禁止它不如建立较为明确的监管框架(或者将加密货币行业纳入原有的监管体系)比较有效。从企业角度出发,在监管环境较为明朗的时候,企业从事加密货币有关的业务活动则属于市场行为。尤其当企业意识到配置数字资产是有市场需求的、是一种拓展自身业务以及提高行业内竞争力的方式时,它们布局此类业务则更加顺理成章。 对此,很多金融公司已经想明白了这一点,风险投资/对冲基金/投行以及资管公司首当其冲,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最后,加密货币基础建设的完善导致了传统公司购买加密货币更加方便且合规。毕竟,合规的购买渠道是传统公司介入加密行业最基本的要求。 在明确这些大背景之后,我们要探讨的还有未来传统机构“入圈”以及加密行业“出圈”的可能性。当然,这些可能性有的已经付诸实践,有的仍在探索之中。 Defi协议向传统世界的延伸 我们已知的是现在的defi协议背后都有用户参与,有人在放贷,有人在借贷,也有人在提供流动性做市等——只是我们不知道这些用户都是谁。实际上,现在很多defi协议背后都有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参与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持牌金融机构)。只要业务流程合规,符合金融监管要求,持牌机构也可以把自己的资金通过defi协议进行运作。相较于将钱存在银行只有1-2%的利息,DeFi借贷平台获得的年利息可以维持在5%-20%之间,更能吸引传统机构的资金。 这里举一个AAVE的例子。AAVE现在在和一些加密机构合作,推动Defi协议向传统世界延伸的进程。最近,瑞士合规金融加密公司CrescoFin宣布将在Aave上开发保险抵押货币市场,通过为其投保的现实世界资产创建低风险的DeFi收益率机会。CrescoFin通过保险来保证所有采用Defi协议存款用户的资金安全,在降低了Defi协议风险的情况下,为用户带去高于银行利率的收益。CrescoFin 是瑞士一家合规区块链金融机构,专注于服务美元、欧元及瑞郎市场的传统金融领域机构投资者。Cresco的“入圈”案例显示尽管Defi还未真正融入传统金融世界中,但是Cresco正在起着桥梁作用,向传统世界介绍与Defi有关的金融产品并且努力做出尝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