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比特币 > 比特币资讯

观点 | 传统金融市场加速拥抱加密世界,STO拥有更多想象空间(3)

时间:2021-03-16 08:41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对各类金融机构拥抱区块链的观察和展望 步入2021年,我们会发现传统金融机构拥抱加密货币的趋势愈来愈烈。区块链确实可以带来现实金融世界不曾有的

对各类金融机构拥抱区块链的观察和展望

步入2021年,我们会发现传统金融机构拥抱加密货币的趋势愈来愈烈。区块链确实可以带来现实金融世界不曾有的新的业务模式,而不少金融机构也亟待开拓新的业务模式。且这种趋势是从受监管相对比较轻的金融机构(例如风险资本、对冲基金、投行)蔓延至受监管较重的金融机构的(例如银行)。由风险偏好强的金融机构蔓延至风险偏好弱的金融机构。基于金融机构的属性不一、风险偏好不一,机构区块链的玩法也不一。

风险资本&对冲基金:受金融监管较少的风险资本已经吃到加密市场的早期红利了。聪明的风险资本都在押注未来发展前景良好的区块链初创企业。同样,加密货币的高波动率和收益率也吸引加密货币对冲基金入场。

期权期货交易所:期权期货交易所也开始提供关于加密货币的产品,比如说美国芝商就拥有加密货币衍生品(比如说比特币期货)。除了芝商所,还有Deribit、LedgerX等各个国家的交易所有类似业务。按理来说,交易类期权期货的产品在各个国家都是需要监管的,因此其产品开发和提供的步伐不会太快。然而,现实却是未被监管的野生交易所过多,针对加密货币的各种衍生品也都非常齐全。

投行:投行类的金融机构已经着手布局数字资产的主经纪业务(Prime Brokage),比如说为客户托管或者交易加密货币。其次,投行也会拓展STO(证券化通证)业务,帮助现实中的各类资产在合规的框架下进行代币化上链。

保险:区块链+保险也是通证经济最理想的落地领域,尤其是互助类保险。不过这个行业还处于比较早期,很多应用也处于尝试阶段。

银行:因为商业银行的资金体量是最大的,风险偏好也是最低的,银行类金融机构是不适合直接介入区块链行业,尤其不适合玩defi协议的,资金进来一点就把defi淹没了。银行并不追求投机活动,而是追求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银行的稳定性导致它对区块链的需求更多在于银行内部运行效率的提升,尤其是支付、清算方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