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艺术品《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在佳士得拍出近7000万美元,上周在币圈之外引起震动。 这幅作品出自艺术家Beeple,13年前,他坚持每天发布一副画作,创作中包含了这个行为艺术。到2020年11月,创作已经坚持了5000天。Beeple将此前每天发表的作品通过计算机合成,造就了《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 2020年下半年,区块链领域内的NFT市场在DeFi的带动下,被一些数字艺术创作者和收藏家关注。Beeple将《Everydays》系列中的作品放到NFT交易平台 Nifty Gateway上售卖,多副作品拍出了高价。 天价加密艺术品在半年多时间内越来越多,也让NFT市场越来越热,创造出2亿多美元的月交易额。也有投资者为风险担忧,有人判断「今年买的NFT资产大部分会归零。」 14年创作浓缩为NFT 创拍卖纪录 《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让不少人调侃自己「艺术修养不够,缺乏艺术细胞」。 3月11日晚,这幅作品在美国艺术品拍卖行佳士得以6934万美元的价格成交,折合人民币4亿多元。 创作者Beeple也因此声名大噪,他是一位美国艺术家,原名Mike Winkelmann,从2007年5月开始,他坚持每天创作一副画作并上传到网络上,带着作品的行为艺术也因此被命名为「Everydays」。 在创作坚持了5000天后,Beeple将过去的作品通过计算机合成为《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14年的创作浓缩在了这幅作品中,成为一些人认为这幅作品值钱的原因之一。 《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 Beeple则「凡尔赛」地认为,这并不是很难。他说,有时候创作一副作品,只要一分钟,这还包括上传到社交媒体上的时间,「我把一个球体放上去也是一个作品,我想每个人每天都能抽出一分钟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Beeple的数字艺术品创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那年1月7日,他发布了第一幅作品《吉姆叔叔》。如今,这幅作品也被放到佳士得拍卖。他称「如果早知道这幅作品最终会在佳士得拍卖,我一定会花多点时间把它画得更好。」 有趣的是,Beeple是一个「半路出家」的艺术家,他并未接受过专门的艺术训练,他是计算机科班出身。不过,比起写代码、编写计算机程序,他更喜欢网页设计。 Beeple曾在公开采访中描述,他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做网页设计,那时候他有一台照相机,会拍一些照片。 这个爱好后来将他带上了数字艺术品创作之路。他回忆,在做网页设计时,他总会去阅览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设计师作品,不断学习新的做图应用,以丰富他的作品创作灵感和技能。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Beeple逐渐迷上了计算机作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