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车展特斯拉车主因“刹车失灵”维权事件引起社会关注。特斯拉为了自证清白,特提供了车辆发生事故前的行车数据。不料却遭到维权女主的丈夫投诉,称行车数据的公布已经侵犯到了其个人隐私权,甚至否认行车数据的真实性。 在解决智能汽车的侵权责任认定问题时,不可避免得要使用智能汽车的数据资源,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正在加快推出“汽车大数据交互区块链平台”,届时该平台对于行车数据的真实性及不可篡改将得到更有利的佐证。本文结合智能汽车行车数据的法律属性,分析“汽车大数据区块链交互平台”对于行车数据权属认定规则,与读者交流学习。 一、智能汽车行车数据的法律性质 本次事件中,特斯拉为了证明智能汽车的刹车系统良好,将含有刹车信息的表格公布。但是该份表格遭到维权女主丈夫的质疑及投诉,维权女主的丈夫认为行车数据属于个人隐私,侵犯了个人隐私权。 《民法典》第127条 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民法典》第1032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首先特斯拉公布的车辆行车数据理应属于民法权利客体存在,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但同时行车数据里的部分内容也是车辆使用人员的隐私。实践中,车辆使用人在使用车辆之前一般会收到是否接收信息被收集使用的同意书,车辆使用人一般也会选择同意。由于智能汽车驾驶系统需要提取使用者的部分数据,因此有必要对使用者的数据隐私权作出合理合法范围内的让渡,使得智能汽车的驾驶系统获取有用的可识别信息,比如说自然人身份证号、性别、网络地址、车架号等体现多重社会性、生理性等属性的数据[1]。 智能汽车在收集使用上述数据时,应当取得汽车使用者的同意并履行妥善保管使用的义务。对于本次事件而言,特斯拉公布的行车数据中为了履行法律义务没有问题,但是应当注意车辆使用人的隐私信息保护,比如行车数据中的车架号未能妥善隐藏,目前技术可以从车架号锁定到相关车辆的车主信息。 二、行车数据如何确保真实性 特斯拉公布的车辆行车数据真实性遭到公众的质疑,认定是特斯拉自身故意篡改数据,使行车数据对其有利。智能汽车的行车数据如何确保真实性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将于今年6月正式推出“汽车大数据区块链交互平台”,我们来了解一下该平台如何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