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理 3:要考虑一个系统的碳足迹,你必须考虑验证者开支的所有方面。这三类活动,每一种都会有浪费。比特币网络无可避免会出现孤块,那挖出这个孤块的能量就浪费掉了。有些硬件造是造出来了,但运行效率没有做到尽善尽美。有些运营开销是必要的,有些则只是换个地方喝喝茶。一种开支越是与验证区块链的实际工作紧密关联,它换得区块链安全性的效率越高。类似于机器在自由度更少的时候效率会更高:多一个部件就会多一些无用功。经济系统也是同样的道理 —— 结构越多,效率越低。 举个例子:为了与某个大客户打好关系而出差,可以抽象成提高整个业务的效率,因此也对购买安全性有帮助 —— 但它的作用非常间接,而且其购买安全性的效果可能不如在电力上的同等支出。一种密码学货币越是把安全预算直接花在电力上,其安全性就越高;越是把钱花在商业运营商,其安全性就越低。挖矿企业的 CEO 可能对于这家企业自身来说是必要的,但他们对网络的安全性贡献不大。 公理 4:一种开支越是与验证区块链的实际行动相关,其购买安全性的效率越高。所以,有时候你看到人们讨论 ASIC 1 ,认为它们败坏了一种密码学货币对环境的影响,但实际上刚好相反。挖矿设备的专业化,使得单位硬件能产生更大的算力,也就意味着区块链的安全预算更少花在硬件上,更多花在电力上。这对效率来说是好事 —— ASIC 挖矿在根本上比传统的 CPU 挖矿要更清洁,因为 ASIC 在把能量转化为安全性的时候效率更高(也就是更便宜)。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误解了 「空间证明(Proof-of-space)」 类的密码学货币(比如 Chia)(它们使用内存而非计算力来验证区块链)对环境的影响。使用硬盘作为产生安全性的稀缺资源并不能降低成本,而只是让区块链的安全预算从电力中拨出、花到了硬件上。如果你仅看电力消耗来衡量密码学货币的碳排放,你会觉得好像我们有了巨大的进步 —— 但如果你把硬件的支出也考虑进去,你会发现这是效率的大损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