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特币的迁徙视角,回顾区块链网络之间资产桥产生的原始动力来源及解决方案的演化过程。 接着 上一篇 有关互操作性的引介,开始介绍资产桥的最新进展,区块链互操作性和跨链交易的相关理论研究在 2015 年左右就开始就被热烈讨论,设计方案也有很多,我们把资产桥的范围限定为已落地的、将资产在不同系统间转移的方法,且不包括通过合成等方式在目标系统创造锚定来源系统资产价格但不具备底层资产赎回功能的衍生品。本文重点分析比特币在区块链网络间的迁徙历程。通过观察比特币在不同系统间的真实迁移规模,我们可以了解目前比特币资产桥的主要需求来源及相应解决方案的一个演化过程:映射代币模式的成功落地与去中心化改进。 比特币资产桥的产生背景比特币是第一个真正落地的虚拟货币,也是区块链迄今为止最老牌、获得十年以上时间检验的应用产品,比特币的价值来源于其划时代的技术原创性、限定的总发行量和比特币社区的强烈共识。但试图取代法币支付系统、主打点对点转账功能的比特币协议在支持更加复杂的金融应用方面并不那么好用,后者被引入智能合约的以太坊加以实现,并开启区块链 2.0 时代,构建出如今的 DeFi 生态。 以太坊网络里的原生资产是以太币,以太币的基本作用是作为以太坊网络的功能代币为计算、存储、带宽资源支付 gas 费。在 DeFi 发展起来之前,以太币的价值并没有牢固的基础,在初始代币发行应用泡沫破裂后其市场价格曾一度下跌至 80 美元。 这个时候的 DeFi 早期应用,不管是借贷产品还是 DEX,都缺乏投资者较为喜欢或习惯持有的流动性资产,导致流动性不足。而当时中心化交易所的大部分交易量由比特币和稳定币相关的交易对贡献。于是在随后的发展中,以太坊网络陆陆续续发行出大量锚定美元价格的稳定币,也开始出现以 WBTC 为主的比特币映射代币。 映射代币模式早在比特币时代,就有通过锚定链外资产发行映射代币的先例,Tether 公司推出的泰达币(USDT)可谓是这方面最成功的鼻祖。USDT 采用中心化的方式简单粗暴地为虚拟货币交易市场引入了美元计价单位,并打败其它精心设计的早期算法稳定币,至今流通市值仍占榜首。 技术上,USDT 利用将元数据内嵌在比特币网络的 omni 协议层实现分布式记账,omni 网络流通的 USDT 的结算性能和手续费支付遵循比特币网络,也就是 10 分钟左右出块。在以太坊生态繁荣起来后,Tether 开始以 ERC20 代币的形式在以太坊网络发行 USDT。 USDT 成功的商业模式吸引一批效仿者,例如 USDC、PAX、GUSD,他们抓住 USDT 的增发丑闻,通过寻求更高的合规性来与之竞争。而在一番角逐后,最终分到稳定币市场蛋糕的主要是 USDT、USDC 和 币安与 Paxos 合作发行的 BUSD。表 1 列出了这几个稳定币在各自展业的网络中的流通市值(小于 1 亿美元的情况有所省略),并将链上原生稳定币 DAI (通过超额抵押以太币等数字资产发行)列出作为对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