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目共睹的是,大部分的DeFi项目都是在以太坊上开发的。虽然以太坊在DeFi上遍地开花,但种种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以太坊网络壅塞情况日益严重,手续费暴涨。据欧科云链OKLink数据显示,当前以太坊全网未确认交易为12.8万笔,区块链Gas用量为79.61 Gwei。而在一般情况下,DeFi玩家在部署一张抵押借贷合约单时,其实只需花费几Gwei左右就行。 来源:OKLink Sparkpool矿池追踪的数据显示,以太坊矿工的每日收入在一个月内飙升了60%以上,超过了同期的ETH价格上涨。与此同时,据The Block分析,基于30天的滚动平均值,以太坊矿工6月份获得的交易费收入接近其总收入的17%,创历史新高。 就连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可扩展性仍是以太坊一个很大的瓶颈,因为以太坊区块链几乎已经满了。随着利用率的提高,以太坊的交易成本随之增加,这让潜在的企业用户在选择以太坊区块链时产生迟疑。 实际上,以太坊的这些问题由来已久,只不过DeFi的繁荣将其进一步放大。对于DeFi而言,这势必会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而高昂的手续费也会将真实用户“赶走”。 DeFi市场的用户和交易量之所以快速增长,得益于以太坊系的DeFi项目Compound引发的“流动性挖矿”热潮,它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DeFi市场的用户和交易量快速增长。这样使得越来越多的DeFi协议将“流动性挖矿”作为获取流动性的最佳方式,但与此同时,愈发浓厚的投机氛围也在伤害DeFi。如EOS版的首个流动性挖矿DFS,该项目一上线就备受关注,仅在开启挖矿两个小时内,交易额就高达140万EOS。不过,由于机制设计问题,DFS被“科学家”和投机者疯狂薅羊毛,官方团队不得不一天三次修改规则。 在投机客、羊毛党眼里,DeFi已然沦为套利工具。但从长远来看,DeFi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真实的使用需求。“目前绝大部分流动性挖矿方案的本质都是项目方以分发项目token的方式对用户的使用行为进行补贴。只要这种补贴的收益大于用户的挖矿成本,就一定会吸引投机者参与挖矿。流动性挖矿群体的构成可以粗略分成三类,即项目的原生用户、纯粹的投机客以及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摇摆人’。原生用户无论是否有流动性挖矿都会使用项目,流动性挖矿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种额外的收益;纯粹投机客则只为利益而来,一旦挖矿收益低于他们的要求,他们就会坚决退出;摇摆人介于前述两者之间,他们为挖矿利益而来,同时也有使用项目的潜在需求,因此通过对项目的了解或者对使用习惯的培养摇摆人可能转换成真实用户。流动性挖矿的目的是尽量吸引摇摆人并将其转化为真实用户。”贺圣君告诉PANews。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