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区块链应用最具价值的特征之一就是信任最小化(trustlessness):应用能够以预期的方式继续运行,而无需依赖特定参与者以特定的方式进行操作(即使他们的兴趣可能改变,并促使他们在未来以某种不同的意外方式行事)。区块链应用从来都不是完全无需信任的,但有些应用要比其它应用更接近于无需信任。如果我们朝着信任最小化的方向发展,那我们要能够比较不同程度的信任。 首先,我对信任的简单定义是:信任是对他人行为的任何假设的运用。如果在新冠大流行之前,你走在街上而没有确保与陌生人保持两米的距离,他们也不会突然掏出刀子来捅你,这是一种信任:双方都相信人们很少会完全精神错乱,相信管理法律体系的人会继续提供强有力的措施来反对这种行为。当你运行由他人编写的一段代码时,你可以相信他们诚实地编写了这段代码(无论是出于正派观念还是出于维护名誉的经济利益),或者至少是有足够的人检查该代码,并发现到漏洞。不亲自去种植自己的食物,也是一种信任的体现:你要相信足够多的人会意识到种植食物符合他们的利益,以便将其出售给你。你可以信任不同规模的人群,并且有不同种类的信任。 为了分析区块链协议,我倾向于将信任分成四个维度: 你需要多少人按照你的期望行事? 有多少人? 这些人的行为需要什么样的动机?他们是否需要利他主义,还是只是寻求利润?他们需要协调吗? 如果违反这些假设,系统的失败程度会有多严重? 现在,让我们专注于前两个,我们可以画一张图: 图中的颜色越绿,就代表越好。让我们更详细地探讨信任类别: 1 of 1:只有一名参与者,并且系统仅当该参与者按照你的期望行事时才能正常工作。这是传统的“中心化”模型,而这也是我们希望去尝试替换的。 N of N:“反乌托邦”世界,你需要依靠一大堆参与者,并且所有参与者都需要按照预期的方式工作,才能使所有工作正常进行,而如果其中任何一个失败,便意味着没有后备人员。 N/2 of N :这就是区块链的工作方式,如果大多数矿工(或PoS验证者)是诚实的,那么区块链便会工作。注意,N越大,N的N / 2就变得越有价值。与拥有广泛分布的矿工/验证者的区块链相比,具有少量矿工/验证者主导网络的区块链就没有那么有趣。也就是说,我们甚至希望提高这种安全级别,以抵御潜在的51%攻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