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DAI 的危机时刻和零杠杆货币发行协议的思考》
撰文:币乎用户 jc1991
3 月 12 号 DeFi 的黑色星期四回顾
3 月 12 号的全场超级暴跌,让以 DAI 为首的 DeFi 生态经历了一场有史以来最大的考验。
数字资产链外价值的快速下跌,造成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以太坊链上 DeFi 狼藉一片,恰似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
首先暴跌之下,是链上抵押物的链外价值快速下降,价格被预言机系统捕获,通过喂价上链,链上 DeFi 通过预言机上的报价,得知抵押物价值暴跌了,于是借贷类 DeFi 项目,面临大量的清算。
清算流程中,抵押物被强制打折拍卖出售。这一步,又引发了短时间内以太坊的交易量大增,于是网络拥堵了,gas 费爆涨到 30 美元。以至于连中心化交易所都充币提币业务都受到了影响。
另一方面,债仓拥有者为了避免清算,需要回购 DAI,去补仓。这导致 DAI 溢价到 7.5 以上,而这种流动性紧缺造成的溢价短时间是没有任何稳定机制能拉回来的。然后即使回购到了 DAI 去补仓,却面临区块网络拥堵补不进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爆仓。
网络拥堵、gas 费用暴涨,让明明设想好的一切,被锤得面目全非,甚至连 Oracle 喂价也跟不上了。让原本想要实时锚定链外价格,变成了「技术上的做不到」,退而求其次,只希望尽快喂价成功。这是系统设计上对以太坊性能无奈的妥协和让步。
同时也让人怀疑喂价的设计是否合理。因为我们看到,不需喂价的 Uniswap,反而成了当天运作最良好的 DeFi,在 3 月 12 号,反而交易量暴涨。
最严重的车祸,当属 Maker 的抵押品拍卖环节出现了大问题,由于 gas 的暴涨,导致拍卖环节,清算者无法正常竞争出价。有 500 万美元以上的 ETH 被以 0DAI 的出价拍卖走了,造成了极大的坏账窟窿。
以太坊的性能,在关键时刻给了 DAI 一拳重击。
关于 3 月 12 号的 DeFi 惊魂,已经有非常多的文章描述,我这里就不多说了。
很多人觉得,DAI 此次经历了考验,通过了考验,所谓「打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
DAI 也积极的应对,多次发起提案调整稳定费率,修改拍卖 bug,拍卖 MKR 去补坏账等等。
最后还通过一个争议较大的提案:加上了 USDC 稳定币,作为第三种抵押品。
3 月 12 号这样的跌幅,像一场暴风雨,而 DeFi 这个新兴物种,像暴风雨席卷下的湖中小舟,随时可能翻了,假设当日再跌 20%,真的就翻了,Maker 将直接启动全局清算。还好,暴风雨留了情面,小船最终没有翻,留下小船上的人,瑟瑟发抖,惊魂未定。
作为小船上的人之一,我是看好 DeFi 的后续发展的,一直以来都对 DeFi 生态的种种发展、进化、变异感到兴奋和激动。
这篇文章只是想去说说,自己的反方观点 :
我认为一个去中心化货币发行系统,是不该存在这么多的系统风险的。
另一方面也说明 DeFi 的基础设施依然不成熟。很多方面都有巨大改进空间。
因此,本文就发挥我擅长的 yy 能力,谈谈如何改进 「去中心化货币发行系统」 这一基础设施。
DAI 的本质
DAI 的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加杠杆的借贷协议。
从设计上可以看出来,它和现实世界中的银行抵押借贷很类似。
由于是抵押借贷,所以会收利息,当然,为了坐好 「稳定币」 圣杯王座,这个利息被雅称为 「稳定费率」,但管你怎么叫,我们知道它就是借贷的利息。
有了利息,而且是实时计息,铸币后,只要不主动去销毁,那么每一天都在增加成本。
铸币,却有和时间成线性增长关系的潜在成本,这个系统和现实世界中的货币发行是对应不上的。历史上任何一个货币发行体系,都不存在这样的机制,无论当今的央行铸币,还是古代的黄金、白银体系。都不存在铸币时需要付利息的现象。
所以,DAI 实质是一个借贷协议。却发展成了稳定币,实在是碰巧了。
DAI 作为稳定币,一部分原因是使用者的想象力赋予的
比特币的白皮书对比特币的定义: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 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而在 10 年的发展历程中,后人主动赋予它: 数字黄金、完美储值介质、避险资产等等光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天网查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